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图目录 | 第12-14页 |
表目录 | 第14-15页 |
1 引言 | 第15-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6-17页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9-33页 |
2.1 道路交通拥堵研究综述 | 第19-23页 |
2.1.1 道路交通拥堵 | 第19-20页 |
2.1.2 道路交通拥堵的分类 | 第20-21页 |
2.1.3 道路交通拥堵特性 | 第21-23页 |
2.2 交通事件研究综述 | 第23-26页 |
2.2.1 交通事件 | 第23-24页 |
2.2.2 交通事件的检测方法 | 第24-26页 |
2.3 道路拥堵蔓延特性研究综述 | 第26-32页 |
2.3.1 交通流模型应用综述 | 第26-30页 |
2.3.2 拥堵区域蔓延研究综述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典型交通事件下基本路段道路拥堵的蔓延模型与特性 | 第33-57页 |
3.1 基础理论概述 | 第33-36页 |
3.1.1 交通波理论 | 第33-35页 |
3.1.2 Van Aerde交通流模型 | 第35-36页 |
3.2 数据来源与特性分析 | 第36-43页 |
3.2.1 交通流数据来源 | 第36-40页 |
3.2.2 交通流数据特性分析 | 第40-42页 |
3.2.3 交通事件数据 | 第42-43页 |
3.3 道路拥堵蔓延速度模型构建 | 第43-48页 |
3.3.1 基础理论应用 | 第43-44页 |
3.3.2 基于交通波理论的模型构建 | 第44-45页 |
3.3.3 瓶颈区通行能力及换道行为影响 | 第45-48页 |
3.4 道路拥堵蔓延特性分析 | 第48-56页 |
3.4.1 不同发生时间下道路拥堵的蔓延特性 | 第48-52页 |
3.4.2 不同道路等级下道路拥堵的蔓延特性 | 第52-54页 |
3.4.3 不同交通事件下道路拥堵的蔓延特性 | 第54-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4 典型交通事件下道路拥堵的网络化蔓延的分析方法 | 第57-73页 |
4.1 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 | 第57-60页 |
4.1.1 GIS平台构成 | 第57-58页 |
4.1.2 GIS平台路网信息 | 第58-60页 |
4.2 路网特性分析 | 第60-65页 |
4.2.1 路网基本组成 | 第60-63页 |
4.2.2 路网交通流影响因素 | 第63-65页 |
4.3 道路拥堵的网络化蔓延规律可视化表达系统 | 第65-70页 |
4.3.1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66-67页 |
4.3.2 系统框架设计 | 第67-68页 |
4.3.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第68-70页 |
4.4 系统功能的实现 | 第70-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5 道路拥堵网络化蔓延分析方法的应用与评估 | 第73-85页 |
5.1 评估方法 | 第73-77页 |
5.1.1 道路拥堵蔓延速度 | 第73-74页 |
5.1.2 道路拥堵蔓延空间范围 | 第74-77页 |
5.2 案例分析 | 第77-84页 |
5.2.1 道路拥堵蔓延速度 | 第77-79页 |
5.2.2 道路拥堵蔓延空间范围 | 第79-8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5-89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85-86页 |
6.2 建议与展望 | 第86-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 /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5-9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