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育心理诊断与教育心理辅导论文

农村留守初中生疏离感的现状调查及团体干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引言第12-14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2页
    1.2 研究的目的第12-13页
    1.3 研究的意义第13页
    1.4 研究假设第13-14页
第2章 研究综述第14-24页
    2.1 有关概念的界定第14-15页
    2.2 疏离感的研究现状第15-21页
    2.3 团体辅导理论第21-24页
第3章 研究方法第24-26页
    3.1 研究对象第24页
    3.2 研究工具第24-25页
    3.3 统计分析第25-26页
第4章 研究结果第26-38页
    4.1 农村留守初中生疏离感各维度的描述性统计第26-27页
    4.2 农村初中生疏离感各维度在性别上的独立性检验第27-28页
    4.3 农村留守初中生疏离感各维度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分析第28-29页
    4.4 农村留守初中生的疏离感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第29-31页
    4.5 农村留守初中生疏离感各维度在父母文化程度方面的差异分析第31-38页
第5章 分析讨论第38-44页
    5.1 农村留守初中生疏离感各维度的描述性统计第38-39页
    5.2 农村初中生疏离感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第39-40页
    5.3 农村初中生疏离感各维度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第40-41页
    5.4 农村初中生疏离感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第41-42页
    5.5 农村初中生疏离感各维度在父母文化程度上的差异第42-44页
第6章 团体干预研究第44-66页
    6.1 团体干预对象第44页
    6.2 团体干预方案第44-47页
    6.3 团体干预过程第47-60页
    6.4 团体干预结果第60-63页
    6.5 团体活动效果的评估第63-66页
第7章 研究结论第66-67页
第8章 研究创新与局限第67-68页
    8.1 研究创新第67页
    8.2 研究局限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6页
附录第76-89页
    附录一 团体心理活动说明第76-77页
    附录二 青少年疏离感问卷第77-81页
    附录三 团体活动效果评估问卷第81-82页
    附录四:留守儿童疏离感团体辅导方案第82-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职生羞怯心理及其与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心理资本、学业支持感与学业绩效关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