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俄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绪论 | 第11-1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三、 研究内容与问题 | 第12-13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二) 研究问题 | 第12-13页 |
四、 研究方法及重点、难点 | 第13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二) 研究重点、难点 | 第13页 |
五、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反义词及其不对称性的研究综观 | 第14-20页 |
一、 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一) 国外学者对反义词的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二) 国外学者对反义词不对称性的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三) 国外学者对反义词不对称性的认知心理特征的研究状况 | 第16页 |
二、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一) 国内学者对反义词的研究状况 | 第16-17页 |
(二) 国内学者对反义词不对称性的研究状况 | 第17-18页 |
(三) 国内学者对反义词不对称性的认知心理特征的研究状况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反义词的概念界定、形成条件以及分类 | 第20-28页 |
一、 反义词的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二、 反义词的形成条件 | 第22-24页 |
三、 反义词的分类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的理论依据 | 第28-34页 |
一、 标记理论概述 | 第28-30页 |
(一) 标记理论 | 第28-29页 |
(二) 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的判别标准 | 第29-30页 |
二、 俄语反义词的标记性特征 | 第30-31页 |
三、 标记特征的认知根源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俄语反义词的不对称性及其在不同层面的表现 | 第34-45页 |
一、 俄语反义词构词能力的不对称性 | 第34-36页 |
二、 俄语反义词语义分布的不对称性 | 第36-38页 |
三、 俄语反义词语用涵义的不对称性 | 第38-42页 |
四、 俄语反义词使用频率的不对称性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的认知心理特征 | 第45-56页 |
一、 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的认知心理依据 | 第45-46页 |
二、 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运用中的认知心理特征 | 第46-52页 |
(一) 俄语反义词运用中的突显性特征 | 第47-48页 |
(二) 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运用中的顺序相似性 | 第48-50页 |
(三) 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运用中的乐观性心理特征 | 第50-52页 |
三、 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的认知联想——隐喻 | 第52-55页 |
(一) 认知联想——隐喻 | 第52-53页 |
(二) 反义词不对称性的认知联想表现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注释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