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互借外来词构词法对比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基础 | 第8-11页 |
第二节 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思路方法 | 第11-12页 |
一.研究的问题及重难点 | 第11页 |
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中日外来词收录情况统计 | 第12-14页 |
第一节 汉语部分外来词收录情况及统计 | 第12页 |
第二节 日语部分外来词收录情况及统计 | 第12-14页 |
第三章 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的构词研究 | 第14-34页 |
第一节 选取的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汉语日源外来词的构词方式的逐条分析 | 第15-27页 |
第三节 统计分析所占比例情况、各构词法规律及结论 | 第27-34页 |
第四章 日语中的汉源外来词的构词研究 | 第34-56页 |
第一节 选取的研究对象 | 第34页 |
第二节 日语外来词特点及构词法介绍 | 第34-36页 |
第三节 日语汉源外来词的构词方式的逐条分析 | 第36-50页 |
第四节 统计分析所占比例情况、各构词法规律及结论 | 第50-56页 |
第五章 分析研究结果及对比 | 第56-65页 |
第一节 从构词法角度对比相似之处 | 第56-61页 |
一.构词法以外的相似之处 | 第56页 |
二.汉语偏正型和日语外来词混合法的相似之处 | 第56-58页 |
三.汉语附加式和日语外来语派生词的相似之处 | 第58-60页 |
四.两者所反映的普遍构词规律 | 第60-61页 |
第二节 从构词法角度对比不同之处 | 第61-63页 |
一.构词法以外的不同之处 | 第61页 |
二.构词类型的不同之处 | 第61页 |
三.从吸收方式看构词法上的不同之处 | 第61-62页 |
四.两者在主要构词法上的不同 | 第62-63页 |
第三节 结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