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三、研究构想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一、自我效能感理论 | 第13-16页 |
(一)自我效能学说的概念及其发展综述 | 第13页 |
(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 第13-15页 |
(三)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 第15-16页 |
二、自我效能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一)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二)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 第18-19页 |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19-20页 |
三、相关心理学理论 | 第20-23页 |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0页 |
(二)脚手架理论 | 第20-21页 |
(三)需要层次理论 | 第21页 |
(四)归因理论 | 第21-22页 |
(五)自我价值理论 | 第22-23页 |
四、文献总结与启示 | 第23-24页 |
(一)自我效能感理论对英语写作教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 第23页 |
(二)对本课题研究的启示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分析 | 第24-35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2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一)问卷调査 | 第24页 |
(二)英语写作能力测试 | 第24页 |
(三)抽样访谈 | 第24-25页 |
三、实施 | 第25页 |
(一)调查问题 | 第25页 |
(二)数据收集 | 第25页 |
四、统计分析 | 第25-29页 |
(一)写作自我效能感的一般情况 | 第25-28页 |
(二)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8页 |
(三)访谈调查 | 第28-29页 |
五、结果与讨论 | 第29-35页 |
(一)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现状 | 第29-31页 |
(二)不同写作能力的学生的写作效能感差异 | 第31-32页 |
(三)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写作成绩的关系 | 第32-33页 |
(四)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自我效能感与性别的关系 | 第33页 |
(五)影响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 第33-35页 |
第四章 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 第35-51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35-36页 |
二、合作对象 | 第36页 |
三、研究工具 | 第36页 |
四、方案实施 | 第36-42页 |
(一)实施时间 | 第36页 |
(二)培养方案 | 第36-42页 |
(三)数据收集 | 第42页 |
五、统计分析 | 第42-48页 |
(一)培养实验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影响分析 | 第42-43页 |
(二)培养实验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的影响分析 | 第43-45页 |
(三)培养实验对不同英语写作能力学生的效能感提升差异性分析 | 第45-46页 |
(四)培养实验对不同英语写作能力学生的写作成绩提升的差异性分析 | 第46-48页 |
六、结果与讨论 | 第48-51页 |
(一)培养实验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效能感的影响 | 第48页 |
(二)培养实验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的影响 | 第48页 |
(三)培养实验对高分组学生和低分组学生的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 第48-49页 |
(四)培养实验对高分组学生和低分组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的影响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1-53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1页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1-52页 |
三、研究的启示与建议 | 第52-53页 |
(一)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 | 第52页 |
(二)教学要优化评价体系 | 第52页 |
(三)教学要改进教学方法 | 第52页 |
(四)培养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6-57页 |
附录2 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问卷调査 | 第57-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