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泰国留学生存现句习得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9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7页 |
1.2 本研究的理论支撑 | 第7-8页 |
1.2.1 普遍语法理论 | 第7-8页 |
1.2.2 连接论 | 第8页 |
1.2.3 偏误分析 | 第8页 |
1.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8-9页 |
第2章 存现句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2.1 存现句本体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2.2 针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存现句习得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第3章 存现句的界定和几组概念的区分 | 第14-19页 |
3.1 存现句范围的界定 | 第14-15页 |
3.2 几组概念的区分 | 第15-19页 |
3.2.1 存现句与存在句 | 第15-16页 |
3.2.2 “是”字句与“是”字存在句 | 第16-17页 |
3.2.3 “有”字句与“有”字存在句 | 第17-18页 |
3.2.4 存在句与假存在句 | 第18-19页 |
第4章 汉泰存现句对比 | 第19-26页 |
4.1 本文汉泰存现句对比的范围 | 第19页 |
4.2 汉泰典型的简单A+B+C句式对比 | 第19-22页 |
4.3 汉泰复杂的A+B+C句式对比 | 第22-24页 |
4.4 汉泰变式句对比 | 第24-25页 |
4.5 存现句并列紧缩结构A+B+C+D句式对比 | 第25-26页 |
第5章 泰国留学生存现句习得调查研究 | 第26-33页 |
5.1 调查方法 | 第26页 |
5.2 调查问卷题型分析 | 第26页 |
5.3 调查结果 | 第26-33页 |
第6章 原因探析及教学策略 | 第33-36页 |
6.1 原因分析 | 第33-34页 |
6.2 教学策略 | 第34页 |
6.3 母语与目的语句式对应表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附录 | 第39-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