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及设备论文--掺杂论文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改性氧化铟锡薄膜实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8-12页
    1.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12-13页
    参考文献第13-15页
第2章 OLED发光理论及阳极界面修饰简介第15-29页
    2.1 OLED发光理论第15-21页
        2.1.1 载流子的注入、传输和复合第17-20页
        2.1.2 有机电致发光的能级理论第20-21页
    2.2 OLED阳极氧化铟锡简介第21-23页
    2.3 阳极界面修饰简介第23-26页
        2.3.1 阳极界面修饰意义第23-24页
        2.3.2 阳极界面修饰方法第24-26页
    参考文献第26-29页
第3章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理论及实验装置第29-43页
    3.1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理论概述第29页
    3.2 PⅢ层理论第29-35页
        3.2.1 PⅢ鞘层模型第30-35页
        3.2.2 偏压源对注入剂量的影响第35页
    3.3 PⅢ实验装置第35-42页
        3.3.1 真空系统第36-37页
        3.3.2 气路控制系统第37-38页
        3.3.3 等离子体激发源第38-39页
        3.3.4 高压电源系统第39-40页
        3.3.5 手套箱超级净化系统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3页
第4章 ITO表面处理实验第43-48页
    4.1 未处理的ITO透明导电薄膜样品特性第43-44页
        4.1.1 基片及预处理第43页
        4.1.2 基片初始特征第43-44页
    4.2 ITO表面处理(1):不同注入偏压的影响第44-46页
    4.3 ITO表面处理(2):不同注入偏压的影响第46页
    4.4 ITO表面处理(3):不同注入时间的影响第46-47页
    4.5 ITO表面处理(4):不同注入时间的影响第47-48页
第5章 样品表征结果分析第48-62页
    5.1 XPS表面分析方法概述第48-50页
    5.2 第一组和第二组ITO处理实验结果和分析第50-53页
    5.3 第三组ITO处理实验结果和分析第53-56页
    5.4 第四组ITO处理实验结果和分析第56-61页
    参考文献第61-62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6.1 本论文工作总结第62-63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63-64页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发表论文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ULSI光刻图形线宽调制的优化研究
下一篇:人民币有效汇率与劳动力供给对加工贸易出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