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民俗词汇研究及其在汉语作为二语教学领域中的应用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8-17页 |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 一、民俗词汇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 二、丧葬文化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三、丧葬民俗词汇研究 | 第15页 |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 一、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第一章 丧葬民俗词汇的起源与特征 | 第17-23页 |
| 第一节 丧葬民俗词汇的起源 | 第17-19页 |
| 第二节 事物类丧葬民俗词汇 | 第19页 |
| 第三节 事件类丧葬民俗词汇 | 第19-20页 |
| 第四节 丧葬民俗词汇的民族特征 | 第20-21页 |
| 第五节 丧葬民俗词汇的地域特征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丧葬民俗词汇分析 | 第23-33页 |
| 第一节 丧葬民俗词汇语法结构分析 | 第23-25页 |
| 一、事物类丧葬民俗词汇语法结构分析 | 第23-24页 |
| 二、事件类丧葬民俗词汇语法结构分析 | 第24-25页 |
| 第二节 丧葬民俗词汇语义分析 | 第25-28页 |
|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联性 | 第25-26页 |
| 二、丧葬民俗词汇与丧葬文化 | 第26-27页 |
| 三、丧葬民俗词汇示例 | 第27-28页 |
| 第三节 丧葬民俗词汇语用分析 | 第28-33页 |
| 一、专用性 | 第28-29页 |
| 二、委婉性 | 第29页 |
| 三、稳固性 | 第29-30页 |
| 四、时代性 | 第30-31页 |
| 五、系统性 | 第31-32页 |
| 六、扩展性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丧葬民俗词汇教案设计与分析 | 第33-52页 |
| 第一节 教学原则 | 第33-36页 |
| 一、语素、字、词相结合的原则 | 第33页 |
| 二、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 第33-34页 |
| 三、加强复习,减少遗忘的原则 | 第34-35页 |
| 四、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 第35-36页 |
| 第二节 课文编写 | 第36-42页 |
| 一、生词 | 第37页 |
| 二、语法 | 第37-39页 |
| 三、练习 | 第39-40页 |
| 四、阅读 | 第40-42页 |
| 第三节 教案设计 | 第42-47页 |
| 第四节 教学方法 | 第47-52页 |
| 一、翻译法 | 第47-48页 |
| 二、直观法 | 第48页 |
| 三、对比法 | 第48-49页 |
| 四、类聚法 | 第49-50页 |
| 五、文化教学法 | 第50-52页 |
| 结语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附录:本文中所出现的丧葬民俗词汇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