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字书、字典、词典论文

知识与政治-《辞海》(1979年版)编纂史研究

内容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前言第8-13页
    一、研究缘起第8页
    二、研究史回顾第8-10页
    三、学史反思第10-12页
    四、论文架构及主导思想第12-13页
第一章 《辞海》初创第13-24页
    第一节 新潮与《辞海》第13-17页
        一、“新”风疾来第13-14页
        二、书成于宁-杭-沪第14-17页
    第二节 生意与《辞海》第17-24页
        一、迫于时局提前出版第17-19页
        二、宣传与出售第19-24页
第二章 《辞海》重修第24-37页
    第一节 修订《辞海》源起第24-28页
        一、提出修订第24-25页
        二、舒新城的考量第25-28页
    第二节 修订《辞海》行为国家化第28-31页
    第三节 组建修辞队伍第31-37页
        一、召集各路人马第31-35页
        二、“新人”与“缺人”第35-37页
第三章 新《辞海》的修订规范第37-44页
    第一节 旧体例与新立场第37-38页
    第二节 资料来源第38-41页
    第三节 “分科”与“包干”第41-44页
第四章 新《辞海》初稿编纂与审查第44-56页
    第一节 在“跃进”中修《辞海》第44-53页
        一、辞编所的计划第44页
        二、各院校的修订第44-46页
        三、欣喜及其隐忧第46-48页
        四、问题严重化第48-50页
        五、政治性突出第50-52页
        六、政治性影响广泛第52-53页
    第二节 群众性大审查第53-56页
第五章 新《辞海》二稿编纂第56-72页
    第一节 二稿修订第56-59页
        一、提出修订第56-57页
        二、审慎修订第57-58页
        三、二稿中的问题第58-59页
    第二节 二稿进一步修订例举第59-65页
        一、以“群众路线”为中心第59-60页
        二、突出“六性”第60-61页
        三、坚持思想先行第61-63页
        四、新《辞海》编写的一个缩影第63-65页
    第三节 从“试行本”到“未定稿”第65-72页
        一、浦江集中审查第65-67页
        二、全国范围征求意见第67-69页
        三、政治性词目审查及未定稿出版第69-72页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中的《辞海》第72-84页
    第一节 大批判第72-77页
        一、“牛鬼蛇神”第72-75页
        二、“大毒草”第75-77页
    第二节 “大批判”中的修订第77-79页
    第三节 “平反”第79-84页
        一、组织、人员的重整第79-81页
        二、重获新生第81-84页
第七章 《辞海》的出版第84-93页
    第一节 未定稿的出版第84-88页
        一、内部发行第84-85页
        二、初步公开发行第85-88页
    第二节 合订本出版第88-93页
        一、供不应求第89-90页
        二、发行迎难而上第90-93页
结语第93-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1页
后记第101-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语双音节动词重叠偏误分析及汉语教学
下一篇:“三言”、“二拍”中的僧尼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