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芯片激光打标机的研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芯片激光打标机的现状和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 工程项目背景介绍 | 第12-13页 |
1.3 项目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激光打标机机构设计 | 第14-46页 |
2.1 整机布局 | 第14-17页 |
2.2 上、下物料机构 | 第17-25页 |
2.2.1 上、下物料机构设计 | 第17-18页 |
2.2.2 丝杆传动系统设计 | 第18-25页 |
2.2.2.1 滚珠丝杆的选择及校核 | 第18-22页 |
2.2.2.2 驱动电机的选择 | 第22-25页 |
2.3 物料抓取机构 | 第25-35页 |
2.3.1 物料抓取机构设计 | 第25-26页 |
2.3.2 同步带传动系统设计 | 第26-35页 |
2.3.2.1 同步带及带轮的选择 | 第27-29页 |
2.3.2.2 同步带张紧设计 | 第29-31页 |
2.3.2.3 同步带失效分析 | 第31-35页 |
2.4 物料输送机构 | 第35-36页 |
2.5 方向检测机构 | 第36-38页 |
2.6 物料固定机构 | 第38-39页 |
2.7 视觉检测定位机构 | 第39-40页 |
2.8 激光打标机构 | 第40-44页 |
2.8.1 激光打标方式 | 第40-43页 |
2.8.2 激光打标装置的选择 | 第43-44页 |
2.9 真空吸尘机构 | 第44-45页 |
2.10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激光打标机结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 第46-66页 |
3.1 有限元理论及优化设计 | 第46-47页 |
3.2 应用软件介绍 | 第47-48页 |
3.3 物料抓取机构静力特性分析 | 第48-51页 |
3.4 物料抓取机构模态分析 | 第51-55页 |
3.5 物料抓取机构优化及分析 | 第55-59页 |
3.6 上、下物料机构动力学分析 | 第59-6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激光打标机速度分析及提高 | 第66-80页 |
4.1 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打标速度 | 第66-68页 |
4.1.1 单轨物料输送机构速度分析 | 第66-67页 |
4.1.2 双轨物料输送机构速度分析 | 第67-68页 |
4.1.3 两种机构速度比较 | 第68页 |
4.2 优化运动零部件提高速度 | 第68-79页 |
4.2.1 上、下物料机构速度优化设计 | 第69-79页 |
4.2.1.1 推料板优化设计 | 第70-76页 |
4.2.1.2 螺母固定板优化设计 | 第76-79页 |
4.2.2 上、下物料机构优化后速度分析 | 第7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机器视觉系统设计 | 第80-106页 |
5.1 机器视觉基础知识介绍 | 第80-81页 |
5.2 机器视觉的应用 | 第81-82页 |
5.3 机器视觉检测的一般模式 | 第82-83页 |
5.4 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硬件组成 | 第83-92页 |
5.4.1 光源 | 第83-85页 |
5.4.2 光学镜头 | 第85-88页 |
5.4.3 CCD 相机 | 第88-91页 |
5.4.4 图像采集卡 | 第91-92页 |
5.4.5 图像处理模块 | 第92页 |
5.5 机器视觉中的图像处理技术 | 第92-95页 |
5.5.1 图像几何校正 | 第93页 |
5.5.2 图像增强 | 第93页 |
5.5.3 图像平滑 | 第93页 |
5.5.4 图像分割 | 第93-94页 |
5.5.5 边缘检测 | 第94-95页 |
5.6 芯片料条方向机器视觉检测 | 第95-97页 |
5.6.1 芯片料条方向机器视觉检测原理 | 第95-96页 |
5.6.2 芯片料条方向机器视觉系统硬件设计 | 第96-97页 |
5.7 芯片料条的视觉定位系统 | 第97-105页 |
5.7.1 芯片料条的机器视觉位置检测原理 | 第98-101页 |
5.7.2 芯片料条机器视觉位置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第101-103页 |
5.7.3 芯片料条机器视觉定位系统结果分析 | 第103-105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6-108页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106-107页 |
6.2 展望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1-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