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生本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探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3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对“生本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0-13页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及分析第11页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及分析第11-13页
2 传统课堂教学“以师为本”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13-15页
    2.1“以师为本”的课堂教学产生的问题第13页
        2.1.1 关注知识获取,忽略学生探究第13页
        2.1.2 关注知识记忆,忽略学生的思维训练第13页
        2.1.3 关注既定成果,忽视学习过程第13页
    2.2“以师为本”的课堂教学产生的原因分析第13-15页
        2.2.1 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很广第13-14页
        2.2.2 当代教育制度的因素第14-15页
3 生本教育的内涵及意义第15-17页
    3.1 生本教育的内涵第15页
    3.2 生本教育的意义第15-17页
4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施生本教育的策略第17-19页
    4.1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第17页
    4.2 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17页
    4.3 使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全力参与第17-18页
    4.4 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加强激励性、过程性评价第18-19页
5 高中地理生本教育的课堂实施第19-41页
    5.1 新授课的生本教育课堂实施第19-23页
        5.1.1 前置性作业的设置第19页
        5.1.2 小组合作研讨及评价第19-20页
        5.1.3 小组课堂展示及评价第20-22页
        5.1.4 课堂小结及后置性作业的布置第22-23页
    5.2 新授课生本教育课堂教学实施实例第23-26页
    5.3 复习课生本教育课堂教学实施实例第26-29页
    5.4 活动课的生本教育实施第29-41页
        5.4.1 生本教育活动课的内涵第29页
        5.4.2 高中地理生本教育的“活动课”分类第29-30页
        5.4.3 高中地理生本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实施实例第30-4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41-43页
    6.1 结论第41页
    6.2 展望第41-43页
        6.2.1 生本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第41页
        6.2.2 生本教育的课堂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第41-42页
        6.2.3 生本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应更好的结合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附录第45-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飞秒激光诱导固体表面微纳米周期性结构的研究
下一篇:超高速高灵敏高阶光调制信号的产生与检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