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水产加工工业论文--水产食品加工与保藏论文

浸渍冻结对脆肉鲩品质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2-19页
    1.1 水产品保鲜技术第12-15页
        1.1.1 辐照保鲜技术第12页
        1.1.2 气调保鲜技术第12-13页
        1.1.3 超高压保鲜技术第13-14页
        1.1.4 生物保鲜技术第14页
        1.1.5 臭氧保鲜技术第14-15页
        1.1.6 低温保鲜技术第15页
    1.2 浸渍式快速冻结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水产品抗冻剂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1 冷冻变性机理第16-17页
        1.3.2 水产品抗冻剂第17-18页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8-19页
2 冷冻液配方的优化第19-26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19页
        2.2.1 材料与试剂第19页
        2.2.2 仪器与设备第19页
    2.3 方法第19-21页
        2.3.1 冷冻液冻结点的测定第19-20页
        2.3.2 冷冻液黏度的测定第20页
        2.3.3 单因素试验第20页
        2.3.4 Box-Behnken试验设计第20页
        2.3.5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第20-21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21-25页
        2.4.1 单因素试验与结果第21-22页
        2.4.2 响应面分析与试验结果第22-23页
        2.4.3 配方的响应曲面分析与优化第23-25页
        2.4.4 最佳冷冻液配方的黏度变化第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3 不同冻结方式对脆肉鲩品质的影响第26-32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材料与仪器第26页
        3.2.1 材料与试剂第26页
        3.2.2 仪器与设备第26页
    3.3 实验方法第26-27页
        3.3.1 预处理第26-27页
        3.3.2 肌原纤维蛋白的提取第27页
        3.3.3 蛋白含量的测定第27页
        3.3.4 Ca~(2+)-ATPase酶的活性测定第27页
        3.3.5 总巯基含量的测定第27页
        3.3.6 表面疏水性的测定第27页
        3.3.7 质构的测定第27页
        3.3.8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第27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27-31页
        3.4.1 冻结曲线第27-28页
        3.4.2 肌原纤维蛋白含量变化第28页
        3.4.3 Ca~(2+)-ATPase酶的活性的变化第28-29页
        3.4.4 总巯基含量的变化第29页
        3.4.5 表面疏水性的变化第29-30页
        3.4.6 质构的变化第30-31页
    3.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4 脆肉鲩抗冻剂配方的优化第32-41页
    4.1 引言第32页
    4.2 材料与仪器第32-33页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32页
        4.2.2 实验仪器第32-33页
    4.3 试验方法第33-34页
        4.3.1 工艺流程第33页
        4.3.2 肌原纤维蛋白的提取第33页
        4.3.3 持水力的测定第33页
        4.3.4 单因素试验第33页
        4.3.5 响应曲面法试验设计第33页
        4.3.6 最佳浸泡时间的确定第33页
        4.3.7 冻融试验处理第33-34页
        4.3.8 数据处理第34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4-40页
        4.4.1 单因素实验结果第34-36页
        4.4.2 响应曲面试验结果第36-39页
        4.4.3 确定浸泡时间第39页
        4.4.4 冻融循环对脆肉鲩肌原纤维蛋白的影响第39-40页
    4.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5 浸渍冻结对脆肉鲩冻藏期间品质影响的研究第41-61页
    5.1 引言第41页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1-42页
        5.2.1 实验材料及试剂第41页
        5.2.2 仪器与设备第41-42页
    5.3 实验方法第42-45页
        5.3.1 预处理第42页
        5.3.2 pH的测定第42页
        5.3.3 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第42页
        5.3.4 TBA的测定第42-43页
        5.3.5 K值第43页
        5.3.6 保水性第43-44页
        5.3.7 质构的测定第44页
        5.3.8 肌原纤维蛋白的提取第44页
        5.3.9 肌原纤维蛋白含量的测定第44页
        5.3.10 肌原纤维蛋白的Ca~(2+)-ATPase活性的测定第44页
        5.3.11 肌原纤维蛋白的总巯基和活性巯基含量的测定第44页
        5.3.12 表面疏水性的测定第44页
        5.3.13 肌原纤维蛋白红外光谱的测定第44页
        5.3.1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第44-45页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5-59页
        5.4.1 冻结曲线第45页
        5.4.2 pH值的变化第45-46页
        5.4.3 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的变化第46-47页
        5.4.4 TBA的变化第47-48页
        5.4.5 K值的变化第48页
        5.4.6 质构第48-51页
        5.4.7 保水性第51-52页
        5.4.8 肌原纤维蛋白含量的变化第52-53页
        5.4.9 Ca~(2+)-ATPase活性的变化第53-54页
        5.4.10 巯基含量的变化第54-56页
        5.4.11 表面疏水性的变化第56-57页
        5.4.12 肌原纤维蛋白的红外光谱分析第57-59页
    5.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6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致谢第71-72页
作者简介第72-73页
导师简介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新三板市场流动性影响因素的探索--从商业与专业服务行业入手
下一篇:融资融券交易机制对我国证券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