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微课程设计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9-17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9-10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0-11页 |
(四) 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二、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一) 微课程概念及特点 | 第17-22页 |
1. 微课程及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2. 微课程的特点 | 第19-21页 |
3. 高中阶段微课程的特点 | 第21-22页 |
(二) 微课程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1. 认知发展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 | 第22-23页 |
2.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 第23页 |
3. 合作学习理论 | 第23页 |
4. 学习金字塔理论 | 第23-25页 |
三、高中微课程设计的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 | 第25-37页 |
(一) 微课程设计目标 | 第25页 |
(二) 微课程设计思路 | 第25-26页 |
(三) 微课程设计原则 | 第26-27页 |
(四) 微课程设计内容 | 第27-28页 |
(五) 微课程设计过程 | 第28-33页 |
(六) 高中微课程设计案例 | 第33-37页 |
四、高中徽课程设计现状问题审视 | 第37-47页 |
(一) 调查设计与实施 | 第37-38页 |
(二) 微课程设计现状考查 | 第38-45页 |
(三) 微课程设计问题审视 | 第45-47页 |
五、优化徽课程设计的对策研究 | 第47-50页 |
(一) 依托教育政策扶持,开展相关技术培训 | 第47页 |
(二) 明确教学对象,提升认知水平,力争内容翔实 | 第47-48页 |
(三) 追求严谨细致,定位教学情境,确保语言精准 | 第48页 |
(四) 加强自我修养,追求感情饱满,做到声音响亮 | 第48-49页 |
(五) 制作个性化视频,彰显视觉美感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