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原料及添加剂论文--食品添加剂论文

枯草芽孢杆菌芽孢形成阻断及碳流调控对乙偶姻合成的影响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乙偶姻的概述第8-9页
        1.1.1 乙偶姻的理化性质第8页
        1.1.2 乙偶姻的用途第8-9页
    1.2 乙偶姻的生产方法第9-10页
        1.2.1 化学合成法第9页
        1.2.2 生物合成法第9-10页
    1.3 微生物发酵生产乙偶姻第10-12页
        1.3.1 乙偶姻的相关生产菌株第10-11页
        1.3.2 乙偶姻的合成代谢途径第11-12页
    1.4 提高乙偶姻合成效率的策略第12-13页
        1.4.1 高产菌株的选育第12页
        1.4.2 培养基成分与发酵条件优化第12页
        1.4.3 生产菌株的代谢工程改造第12-13页
    1.5 枯草芽孢杆菌芽孢合成机理概述第13-15页
        1.5.1 Spo0A调节蛋白在芽孢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第13-14页
        1.5.2 σ~F和 σ~E调节因子在芽孢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第14页
        1.5.3 芽孢形成过程第14-15页
        1.5.4 芽孢形成对发酵生产乙偶姻的影响第15页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1.6.1 研究意义第15页
        1.6.2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7-24页
    2.1 实验材料第17-20页
        2.1.1 实验仪器第17页
        2.1.2 主要试剂与培养基第17-18页
        2.1.3 菌株、质粒及引物第18-20页
    2.2 实验方法第20-24页
        2.2.1 细菌基因组DNA和质粒DNA的提取第20页
        2.2.2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方法第20页
        2.2.3 目的基因的扩增及PCR产物回收第20-21页
        2.2.4 基因的无痕敲除方法第21页
        2.2.5 菌落及菌液PCR验证方法第21-22页
        2.2.6 不同来源启动子的克隆与重组载体的构建第22页
        2.2.7 乙偶姻的发酵生产实验第22页
        2.2.8 发酵液中芽孢的计数方法第22页
        2.2.9 酶活力的测定及分析第22-23页
        2.2.10 发酵产物的检测及分析方法第23-24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24-44页
    3.1 芽孢合成途径的阻断及其对乙偶姻合成的影响第24-31页
        3.1.1 芽孢产生与乙偶姻合成的相关性分析第24-25页
        3.1.2 spo0A基因缺失菌B. subtilis△spo0A的构建第25-26页
        3.1.3 sigF. sigE双基因缺失菌BSD1的的构建第26-27页
        3.1.4 菌株BSD1和B. subtilis△spo0A的透射电镜观察第27-28页
        3.1.5 spo0A基因的敲除对菌体生长及乙偶姻合成的影响第28-29页
        3.1.6 sigE. sigF双基因缺失菌株BSD1的生长及发酵特征研究第29-31页
    3.2 竞争性副产物途径的阻断及其对乙偶姻合成的影响第31-38页
        3.2.1 bdhA, ldh和ackA基因缺失菌株的构建及酶活测定与分析第31-34页
        3.2.2 bdhA基因缺失菌株BSD2的生长及发酵特征研究第34-35页
        3.2.3 ldh基因缺失菌株BSD3的生长及发酵特征研究第35-37页
        3.2.4 ackA基因缺失菌株BSD4的生长及发酵特征研究第37-38页
    3.3 利用发酵中后期自诱导启动子加强表达ALS和ALSD提高乙偶姻生产效率第38-44页
        3.3.1 重组质粒pMA5-alsSD , pMA5-PaprE-alsSD , pMA5-Pcry3Aa-alsSD ,pMA5-PsrfA-alsSD,pMA5-Pylb-alsSD的构建第38-40页
        3.3.2 重组菌株在发酵过程中ALS与ALDC酶活力的测定与分析第40-41页
        3.3.3 发酵中后期增强ALS和ALDC的表达对乙偶姻合成的影响第41-43页
        3.3.4 5L发酵罐补料-分批发酵高效合成乙偶姻第43-44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44-46页
    主要结论第44页
    展望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酶法转化合成α-熊果苷的研究
下一篇:固态发酵产虫草素及其分离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