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第11-13页 |
| ·研究难点 | 第11-12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 ·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 ·聋人高等教育 | 第13页 |
| ·聋人高等教育发展 | 第13-14页 |
| ·聋人高等教育模式 | 第14页 |
| ·聋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型 | 第14页 |
| ·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高等教育模式理论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 第三章 聋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型研究 | 第21-31页 |
| ·聋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分析 | 第21-23页 |
| ·绩效模式 | 第22页 |
| ·资源模式 | 第22页 |
| ·特色模式 | 第22-23页 |
| ·聋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型的动因分析 | 第23-24页 |
| ·市场经济制度的变革 | 第23-24页 |
| ·社会结构的变化 | 第24页 |
| ·信息技术的持续更新 | 第24页 |
| ·聋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型的结构性因素分析 | 第24-28页 |
| ·办学形式现状分析 | 第25-26页 |
| ·专业设置现状分析 | 第26-27页 |
| ·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 第27页 |
| ·支持性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 第27-28页 |
| ·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 第28页 |
| ·聋生需求对聋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型的导向性作用分析 | 第28-30页 |
| ·价值导向作用:从功能化到人本化 | 第28-29页 |
| ·目标导向作用:从“知识教育观”到“真我教育观” | 第29页 |
| ·模式构建导向作用:从单一化到多元化 | 第29-30页 |
| ·聋生需求与聋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型的逻辑关联 | 第30-31页 |
| ·把握聋生需求是实现聋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型的前提 | 第30页 |
| ·满足聋生的合理需求是实现聋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型的基础 | 第30页 |
| ·立足聋生需求的差异是实现聋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聋人大学生导向性需求研究 | 第31-45页 |
| ·问卷编制 | 第31-34页 |
| ·问卷的编制及前测 | 第31-32页 |
| ·问卷数据的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 ·问卷信度检验 | 第33-34页 |
| ·问卷回收与背景变量分析 | 第34-35页 |
| ·问卷回收分析 | 第34页 |
| ·问卷背景变量分析 | 第34-35页 |
| ·聋人大学生导向性需求分析 | 第35-45页 |
| ·不同维度下聋人大学生导向性需求分析 | 第35-39页 |
| ·不同背景变量下聋人大学生导向性需求分析 | 第39-45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45-53页 |
| ·聋人大学生导向性需求分析结论总结 | 第45-46页 |
| ·聋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型对策探析 | 第46-51页 |
| ·充分发挥聋生需求的导向性作用 | 第46-47页 |
| ·调整模式转型的内容 | 第47-48页 |
| ·明确模式转型的方向 | 第48-50页 |
| ·正确处理模式转型的内外关系 | 第50-51页 |
| ·研究局限 | 第51页 |
| ·研究展望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附录 | 第56-59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