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低温冷藏 | 第11-12页 |
·气调保鲜 | 第12-13页 |
·杀菌处理 | 第13页 |
·可食性涂膜保鲜 | 第13-14页 |
·保鲜剂保鲜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页 |
·应用前景 | 第15-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鲜切胡萝卜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 第16页 |
·鲜切胡萝卜货架期预测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 第16页 |
·化学保鲜剂对鲜切胡萝卜保鲜效果的研究 | 第16页 |
·高氧气调包装对鲜切胡萝卜保鲜效果的研究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鲜切胡萝卜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及货架期预测 | 第18-35页 |
前言 | 第18-19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9-23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19页 |
·实验材料的处理方法 | 第19-20页 |
·实验测定方法 | 第20-22页 |
·食品劣变的动力学基础 | 第22页 |
·数据统计 | 第22-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33页 |
·鲜切胡萝卜贮藏过程中色泽的变化 | 第23-24页 |
·鲜切胡萝卜贮藏过程中失重率的变化 | 第24页 |
·鲜切胡萝卜贮藏过程中PPO活性的变化 | 第24-25页 |
·鲜切胡萝卜贮藏过程中POD活性的变化 | 第25-26页 |
·鲜切胡萝卜贮藏过程中PAL活性的变化 | 第26页 |
·酶活和白度值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26-28页 |
·鲜切胡萝卜贮藏过程中质地的变化 | 第28-31页 |
·鲜切胡萝卜贮藏过程中硬度的动力学分析 | 第31-32页 |
·基于硬度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货架期预测模型的验证和评价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化学保鲜剂对鲜切胡萝卜保鲜效果的研究 | 第35-51页 |
前言 | 第35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5-39页 |
·主要仪器 | 第35页 |
·主要试剂 | 第35-36页 |
·实验测定方法 | 第36-38页 |
·试验设计 | 第38-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50页 |
·鲜切胡萝卜PPO酶学特性的研究 | 第39-41页 |
·鲜切胡萝卜POD酶学特性的研究 | 第41-43页 |
·鲜切胡萝卜PAL酶学特性的研究 | 第43-45页 |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高氧气调包装对鲜切胡萝卜保鲜效果的研究 | 第51-61页 |
前言 | 第51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主要仪器 | 第51-52页 |
·主要试剂 | 第52页 |
·试验材料的处理方法 | 第52页 |
·试验测定方法 | 第52-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60页 |
·高氧气调包装对鲜切胡萝卜感官品质的影响 | 第53-55页 |
·高氧气调包装对鲜切胡萝卜呼吸强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高氧气调包装对鲜切胡萝卜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56-58页 |
·高氧气调包装对鲜切胡萝卜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第58-59页 |
·高氧气调包装对鲜切胡萝卜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61-63页 |
·全文总结 | 第61-62页 |
·创新点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