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1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 | 第11-13页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页 |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概述 | 第13-20页 |
第一节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 第13-17页 |
一、教育信息化的起源 | 第13-14页 |
二、教育信息化的定义 | 第14-15页 |
三、教育信息化的内容与目标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概述 | 第17-20页 |
一、教师教育信息化 | 第17-18页 |
二、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调查分析 | 第20-43页 |
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现状问卷调查 | 第20-22页 |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 第20页 |
二、调查的目的 | 第20页 |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0-21页 |
四、问卷调查的实施情况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现状分析 | 第22-40页 |
一、问卷结构设计的信度分析 | 第22-24页 |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数据分析 | 第24-26页 |
三、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现状的数据统计分析 | 第26-36页 |
四、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水平差异性比较分析 | 第36-40页 |
第三节 影响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40-43页 |
一、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认识不足 | 第40-41页 |
二、缺少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 | 第41页 |
三、城乡不均衡发展阻碍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发展 | 第41页 |
四、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工作落实不到位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发展对策 | 第43-54页 |
第一节 更新教育观念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强化管理行为 | 第44-46页 |
一、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 第44页 |
二、优化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环境 | 第44-45页 |
三、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 第45页 |
四、注重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 第45页 |
五、强化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督导评估 | 第45-46页 |
第三节 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 第46-47页 |
一、政府推动合力推进 | 第46页 |
二、学校资源共建共享 | 第46页 |
三、提高应用综合效益 | 第46页 |
四、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 第46-47页 |
五、紧贴教学服务师生 | 第47页 |
第四节 注重师资培训 | 第47-52页 |
一、培训原则 | 第47-49页 |
二、培训模式 | 第49-50页 |
三、培训形式 | 第50-51页 |
四、培训措施 | 第51-52页 |
第五节 提升实际应用 | 第52-54页 |
一、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面提高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 第52-53页 |
二、以应用为核心,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 | 第53页 |
三、以学科教学为基础,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 第54页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的工作 | 第54-56页 |
一、研究的不足 | 第54-55页 |
二、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4页 |
附录一: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调查问卷 | 第60-64页 |
附录二: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教师访谈提纲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