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一 行为 | 第16页 |
二 教学行为 | 第16页 |
三 地理教师教学行为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一 国外教师教学行为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二 国内教师教学行为研究概况 | 第19-23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23-26页 |
第三章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6-30页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一 文献资料法 | 第27页 |
二 问卷调查法 | 第27页 |
三 访谈调查法 | 第27-28页 |
四 统计分析法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新课改背景下河南省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行为分析 | 第30-51页 |
第一节 数据来源 | 第30-31页 |
第二节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31-35页 |
一 性别结构分析 | 第31页 |
二 学历结构分析 | 第31-32页 |
三 教龄情况分析 | 第32-33页 |
四 年龄结构分析 | 第33页 |
五 任教年级分析 | 第33-34页 |
六 职称结构分析 | 第34页 |
七 学校归属地分析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河南省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分析 | 第35-42页 |
一 呈示行为现状分析 | 第35-37页 |
二 提问行为现状分析 | 第37-38页 |
三 互动行为现状分析 | 第38-40页 |
四 评价行为现状分析 | 第40页 |
五 反思行为现状分析 | 第40-41页 |
六 教学行为综合分析 | 第41-42页 |
第四节 河南省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51页 |
一 教师因素 | 第42-45页 |
二 学生因素 | 第45-46页 |
三 地理教材因素 | 第46-48页 |
四 教育体制因素 | 第48-49页 |
五 新课程培训因素 | 第49-51页 |
第五章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策略 | 第51-59页 |
第一节 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把握教材的广度和深度 | 第52-53页 |
第三节 努力构建生活化的地理教学 | 第53-54页 |
一 充分利用身边事例,促进学生对地理规律的理解 | 第53页 |
二 注意分析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深刻性 | 第53-54页 |
三 结合乡土地理资源,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 第54页 |
第四节 引导学生多样的学习方式 | 第54-56页 |
一 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 | 第55页 |
二 由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 第55页 |
三 由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 | 第55-56页 |
第五节 加强教师培训力度 | 第56-59页 |
一 培训目标要明确 | 第56页 |
二 培训模式要创新 | 第56-57页 |
三 培训内容要更新 | 第57页 |
四 培训考核体系要完善 | 第57-59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9-62页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第二节 创新之处 | 第60页 |
第三节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 A | 第64-67页 |
附录 B | 第67-68页 |
读硕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