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基于任务驱动的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的优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选题缘由第11-14页
     ·基于宁夏师院教育技术中心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第11页
     ·基于对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思考第11-12页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方式面临的挑战第12-14页
   ·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4-15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页
   ·研究的方法第15-16页
   ·研究的意义第16-17页
   ·研究创新之处第17-19页
第2章 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综述第19-2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9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9-23页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思考第23-25页
     ·从任务驱动教学应用的范围上看第23页
     ·从任务驱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上看第23页
     ·从英特尔未来教育学科教师培训的成功经验上看第23-25页
第3章 任务驱动教学法诠释第25-41页
   ·任务驱动教学的内涵第25-27页
     ·任务第25-26页
     ·驱动第26页
     ·任务驱动教学第26-27页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第27-35页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第27-29页
     ·学习动机理论第29-33页
     ·多元智能理论第33-35页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流程第35页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第35-41页
     ·以任务为主线第36页
     ·以教师为主导第36-38页
     ·以学生为主体第38-41页
第4章 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视野中的任务驱动教学第41-55页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第41-42页
     ·开课对象第41页
       ·开课目的第41页
     ·课程目标第41-42页
     ·课程内容第42页
     ·课程性质第42页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任课教师存在的问题第42-45页
     ·教学方式传统、机械、单一和死板第42-43页
     ·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授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第43页
     ·表面多元化的评价形式没有得到深层次的挖掘和发展第43-44页
     ·缺乏对中小学实际教学状况的了解第44页
     ·教学责任心不够,令人堪忧第44-45页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授课学生存在的问题第45-48页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和定位存在偏差和误区第45-46页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第46页
     ·缺乏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趣第46-47页
     ·用传统的学习方式学习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第47页
     ·与教师的关系日渐疏远和淡漠第47-48页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存在的问题第48页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中的任务第48-51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任务第48-49页
     ·教学媒体综合应用的任务第49页
     ·信息检索和处理的任务第49-50页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任务第50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任务第50-51页
     ·教学技能训练与实习的任务第51页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中的任务特征第51-53页
     ·以封闭型任务为基础,以开放型任务为扩展第51-52页
     ·任务既要真实、可操作,又要有一定的层次性第52页
     ·任务需要具体学科紧密结合第52页
     ·任务需要师生交流、生生合作第52-53页
     ·任务既要注重实用性,又要注重师范性第53页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进行任务驱动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第53-55页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适切性第53页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非单一性第53-54页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循序渐进性第54页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局限性第54-55页
第5章 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任务驱动教学的实践——以宁夏师范学院为例第55-85页
   ·实验设计第55-57页
     ·实验目的第55页
     ·实验对象第55-56页
     ·实验教材第56页
     ·实验考核第56-57页
     ·实验过程第57页
   ·任务驱动教学片段选编1:《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第57-63页
   ·任务驱动教学片段选编2:《微格教学》第63-71页
   ·实验反馈第71-83页
     ·期末测试反馈第71-72页
     ·平时作业反馈第72-78页
     ·平时考勤反馈第78-79页
     ·调查问卷反馈第79-82页
     ·观察与交流反馈第82-83页
   ·实验反馈总结第83页
   ·实验反思第83-85页
第6章 结论第85-87页
   ·研究成果第85-86页
   ·研究不足第86页
   ·研究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附录第91-99页
致谢第99-10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语言的研究
下一篇:高三学生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