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课程下课堂师生交往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9页 |
| 2 历史新课程下课堂交往中师生角色的新内涵 | 第9-14页 |
| ·历史新旧课程下师生角色内涵的对比 | 第9-10页 |
| ·新的师生角色变化对历史课堂师生交往产生的影响 | 第10-14页 |
| 3 历史新课程下课堂师生交往的意义和有效模式 | 第14-22页 |
| ·历史课堂师生交往的意义 | 第14页 |
| ·历史课堂师生交往的有效模式 | 第14-22页 |
| 4 历史新课程下课堂师生交往过程的预设与实施 | 第22-33页 |
| ·历史课堂师生交往过程的预设 | 第22-27页 |
| ·历史课堂师生交往的实施 | 第27-33页 |
| 5 历史新课程下课堂师生交往的策略与技巧探微 | 第33-39页 |
| ·历史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 第33-35页 |
| ·学生角色的变化 | 第35-36页 |
| ·把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 | 第36-37页 |
| ·教师话语方式、语气特点等的变化 | 第37页 |
| ·正确处理师生交往中的意见分歧 | 第37-39页 |
| 6 历史新课程下课堂师生交往的评价 | 第39-44页 |
| ·对传统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剖析 | 第39页 |
| ·构建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 第39-44页 |
| 总结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附: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