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10-17页 |
| 第一节 引言:外来的教材水土不服? | 第10-11页 |
| 第二节 二语与外语的环境与教材 | 第11-14页 |
| 第三节 外语环境下的本土教材与国外引进教材 | 第14-15页 |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汉语作为外语的语言社会环境 | 第17-23页 |
| 第一节 汉语为外语的语言环境 | 第17-19页 |
| 第二节 汉语为外语的语言使用环境 | 第19-23页 |
| 第三章 汉语为外语的教育环境 | 第23-30页 |
| 第一节 汉语为外语环境下的学校 | 第23-25页 |
| 第二节 汉语为外语环境下的教师 | 第25-30页 |
| 第四章 汉语为外语环境下的学习者 | 第30-34页 |
| 第一节 学习者的需求 | 第30-31页 |
| 第二节 学习者的心理因素 | 第31-34页 |
| 第五章 本土教材与引进教材的对比——编者的视角 | 第34-55页 |
| 第一节 教材的编写理论 | 第34-37页 |
| 第二节 教材大纲 | 第37-46页 |
| 第三节 单课体例 | 第46-48页 |
| 第四节 课文难度 | 第48-49页 |
| 第五节 语言练习 | 第49-55页 |
| 第六章 本土教材与引进教材的对比——使用者的视角 | 第55-62页 |
| 第一节 文化与场景的预设 | 第55-58页 |
| 第二节 教材设计与配套内容 | 第58-59页 |
| 第三节 来自学生的声音 | 第59-62页 |
| 第七章 余论 | 第62-68页 |
| 第一节 对美教材的编写原则 | 第62-63页 |
| 第二节 对美教材的设计方法 | 第63-66页 |
| 第三节 对美教材的编写讨论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附:ACTFL Intermediate-low标准 | 第71-72页 |
| 后记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