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竞聘上岗研究综述 | 第8-9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9-11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9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9-11页 |
第2章 竞聘上岗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1-20页 |
·竞聘上岗的内涵及意义 | 第11-12页 |
·竞聘上岗的内涵 | 第11页 |
·竞聘上岗的意义 | 第11-12页 |
·竞聘上岗的原理 | 第12-13页 |
·现代企业竞聘上岗的实施程序与测评方法 | 第13-16页 |
·现代企业竞聘上岗的实施程序 | 第13-14页 |
·现代企业实施竞聘上岗的测评方法 | 第14-16页 |
·竞聘上岗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能岗匹配原理 | 第16-17页 |
·人才的市场配置机制 | 第17-18页 |
·期望理论 | 第18-19页 |
·公平理论 | 第19-20页 |
第3章 衡阳联通竞聘上岗实践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0-41页 |
·衡阳联通推行竞聘上岗的环境分析 | 第20-27页 |
·衡阳联通发展环境分析 | 第20-22页 |
·衡阳联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 第22-27页 |
·衡阳联通推行竞聘上岗的实践 | 第27-34页 |
·衡阳联通竞聘上岗实施方案 | 第27-29页 |
·衡阳联通竞聘上岗调查及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衡阳联通2008-2009年竞聘实际操作情况汇总分析 | 第31-34页 |
·衡阳联通竞聘上岗问题分析 | 第34-41页 |
·未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位分析及岗位胜任力模型设计 | 第34-35页 |
·竞聘上岗测评方法不科学 | 第35-36页 |
·竞聘上岗后续相配套管理不完善 | 第36-37页 |
·竞聘上岗运行机制不健全 | 第37-38页 |
·竞聘上岗细节管理不到位 | 第38-41页 |
第4章 衡阳联通竞聘上岗实施优化方案 | 第41-60页 |
·建立科学有效的职位分析体系 | 第41-45页 |
·职位分析的方法 | 第41页 |
·职位分析方法的选择及岗位说明书的设计 | 第41-43页 |
·构建与企业相适应的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 | 第43-45页 |
·建立以胜任力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 | 第45-49页 |
·竞聘上岗考核评价的方法 | 第45-46页 |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考核评价方案设计 | 第46-49页 |
·完善竞聘上岗后续配套管理 | 第49-55页 |
·培训管理 | 第50页 |
·劳动合同管理 | 第50-51页 |
·薪酬管理 | 第51-53页 |
·绩效管理 | 第53-54页 |
·不胜任的处理 | 第54-55页 |
·健全竞聘上岗运行机制 | 第55-56页 |
·打造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 第55-56页 |
·营造相应的企业文化氛围 | 第56页 |
·以竞聘为依托,实现不同用工的合理转换,激活内部人力资源 | 第56页 |
·优化竞聘上岗实施的方案和流程 | 第56-60页 |
·优化竞聘上岗实施方案 | 第56-58页 |
·优化竞聘实施流程 | 第58-60页 |
第5章 结束语 | 第60-62页 |
·研究结论 | 第60页 |
·局限性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1 衡阳联通某次岗位竞聘通知 | 第65-69页 |
附录2 衡阳联通竞聘上岗调查问卷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