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人文关怀视域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创新研究

论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9-14页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2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2-13页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第13-14页
1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与人文关怀相关理论研究第14-24页
    1.1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及特点第14-16页
        1.1.1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第14-15页
        1.1.2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第15-16页
    1.2 人文关怀理念的界定第16-20页
        1.2.1 人文关怀思想的渊源第16-17页
        1.2.2 人文关怀理念的内涵第17-19页
        1.2.3 人文关怀理念的特点第19-20页
    1.3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第20-21页
    1.4 人文关怀理念视域下研究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第21-24页
        1.4.1 适应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第21-22页
        1.4.2 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第22页
        1.4.3 适应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的需要第22-24页
2 人文关怀视域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第24-32页
    2.1 人文关怀视域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第24-27页
        2.1.1 人文关怀理念得到重视第24-25页
        2.1.2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人文关怀内容不断丰富第25-26页
        2.1.3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人文环境建设得到改善第26-27页
        2.1.4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人文评价理念不断发展第27页
    2.2 人文关怀视域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第27-29页
        2.2.1 注重教育目标的共性化,忽视教育的个性化第27-28页
        2.2.2 注重教育内容的知识化,忽略教育的情感化第28页
        2.2.3 重视教育的单向性,忽视教育的双向性第28-29页
        2.2.4 重视教育的形式化,忽视教育的实效性第29页
    2.3 人文关怀视域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9-32页
        2.3.1 部分思想教育者自身素质不高第29页
        2.3.2 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囿于传统第29-30页
        2.3.3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环境趋于复杂化第30-32页
3 人文关怀视域下创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第32-43页
    3.1 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队伍的人文素养第32-33页
        3.1.1 增强教育者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第32-33页
        3.1.2 提高教育者人文关怀的能力第33页
    3.2 完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人文性第33-36页
        3.2.1 注重生命教育第33-34页
        3.2.2 倡导情感教育第34-35页
        3.2.3 加强人际交往教育第35-36页
    3.3 优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人文性第36-38页
        3.3.1 倡导平等对话的教育法第36-37页
        3.3.2 践行情感体验的教育法第37-38页
        3.3.3 倡导心理疏导的教育法第38页
    3.4 优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人文性第38-40页
        3.4.1 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第38-39页
        3.4.2 营造良好的家庭人文环境第39-40页
        3.4.3 营造良好的网络人文环境第40页
    3.5 优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评价机制的人文性第40-43页
        3.5.1 确立人文关怀的评价原则第40-41页
        3.5.2 优化人文关怀的评价方法第41-43页
4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缅高级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
下一篇:泰国初级汉语综合课《你有几张中文光盘》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