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14页 |
1.教育实践的要求 | 第9-10页 |
2.相关研究的启示 | 第10-14页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1.研究思路 | 第14页 |
2.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批判性阅读法的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一)批判性阅读法的内涵 | 第15页 |
(二)批判性阅读法的特征 | 第15-18页 |
1.深入性 | 第15-16页 |
2.审慎性 | 第16页 |
3.建设性 | 第16页 |
4.学术性 | 第16页 |
5.实用性 | 第16-18页 |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批判性阅读法的基础 | 第18-23页 |
(一)高中生语文学习的特点 | 第18-20页 |
1.知识的理论性和整体性增强 | 第18页 |
2.学习的自主性不断提高 | 第18-19页 |
3.进入研究性学习阶段 | 第19页 |
4.学习策略和技巧更加完善 | 第19页 |
5.意志情感发展趋向完善合理 | 第19-20页 |
(二)高中生语文学习的思维发展规律及思维发展特点 | 第20-23页 |
1.思维发展的规律 | 第20-21页 |
2.思维发展的特点 | 第21-23页 |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批判性阅读法的意义 | 第23-26页 |
(一)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 第23-24页 |
1.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 第23页 |
2.发展学生的独立人格 | 第23页 |
3.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 第23-24页 |
(二)对教师发展的意义 | 第24页 |
1.提升教师的知识涵养 | 第24页 |
2.磨砺教师的教学智慧 | 第24页 |
(三)对教学发展的意义 | 第24-26页 |
1.革新阅读局面 | 第24-25页 |
2.改善师生关系 | 第25-26页 |
四、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批判性阅读法的过程 | 第26-42页 |
(一)实施批判性阅读法环节一 ——掌握文本的结构层次 | 第26-27页 |
1.文本的基本信息 | 第26页 |
2.文本的内在逻辑 | 第26页 |
3.文本的人性情理 | 第26-27页 |
(二)实施批判性阅读法环节二 ——问题质疑 | 第27-30页 |
1.敢于质疑问题 | 第27-28页 |
2.善于质疑问题 | 第28-29页 |
3.分析问题清单 | 第29-30页 |
(三)实施批判性阅读法环节三——深入分析 | 第30-32页 |
1.整体把握 | 第30-31页 |
2.聚焦核心 | 第31页 |
3.领会情感 | 第31-32页 |
(四)实施批判性阅读法环节四——周密推理 | 第32-35页 |
1.由表及里 | 第32-33页 |
2.由此及彼 | 第33-35页 |
(五)实施批判性阅读法环节五——讨论交流 | 第35-38页 |
1.课前点评时事热点 | 第35-36页 |
2.课上开展有效讨论 | 第36-37页 |
3.课后举行专题辩论 | 第37-38页 |
(六)实施批判性阅读法环节六——反思评价 | 第38-42页 |
1.及时反思 | 第39页 |
2.换位思考 | 第39-40页 |
3.摆正心态 | 第40-42页 |
五、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批判性阅读法应该处理好的矛盾 | 第42-43页 |
(一)实施批判性阅读法不能为了批判而批判 | 第42页 |
(二)实施批判性阅读法并不是要摒弃其它的阅读方式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