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论文

基于有限状态机的硬件安全保护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2 硬件知识产权核的安全问题概述第14-19页
        1.2.1 知识产权核盗用第14-15页
        1.2.2 反向工程第15-17页
        1.2.3 硬件木马第17-19页
    1.3 存在的问题及难点第19-20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第20页
    1.5 本文组织结构第20-22页
第2章 硬件知识产权核控制技术研究综述第22-32页
    2.1 前言第22页
    2.2 硬件知识产权核控制技术概述第22-27页
        2.2.1 被动型保护方案第24-25页
        2.2.2 主动型保护方案第25-27页
    2.3 有限状态机第27-28页
        2.3.1 有限状态机定义第27页
        2.3.2 状态跳转图第27-28页
    2.4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第28-31页
    2.5 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基于有限状态机的知识产权核保护方案第32-43页
    3.1 前言第32页
    3.2 基于复制型有限状态机的保护方案第32-35页
        3.2.1 复制型有限状态机保护方案的原理及特点第32-34页
        3.2.2 复制型有限状态机保护方案的缺陷第34-35页
    3.3 基于层次型有限状态机的保护方案第35-37页
        3.3.1 层次型有限状态机保护框架第35页
        3.3.2 层次型有限状态机结构第35-36页
        3.3.3 改进的层次型有限状态机结构第36-37页
    3.4 层次型有限状态机保护方案抗穷举攻击分析第37页
    3.5 仿真实验与数据分析第37-42页
        3.5.1 基准电路styr及s510实验分析第39-40页
        3.5.2 基准电路planet及sand实验分析第40页
        3.5.3 基准电路s820及s832实验分析第40-41页
        3.5.4 基准电路s1494及s1488实验分析第41页
        3.5.5 基准电路s298实验分析第41-42页
        3.5.6 总体实验分析第42页
    3.6 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可验证的知识产权核保护框架第43-52页
    4.1 前言第43-44页
    4.2 可验证的层次型有限状态机保护方案第44-45页
    4.3 可测试的有限状态机的设计第45-46页
    4.4 非功能性缺陷的设计第46-48页
        4.4.1 时延缺陷第46页
        4.4.2 功耗缺陷第46-48页
        4.4.3 测试路径的实现方法第48页
    4.5 可验证的层次型有限状态机保护方案的鲁棒性第48-50页
        4.5.1 来自芯片工厂的攻击手段及其对抗策略第49页
        4.5.2 来自IC设计者的攻击手段及其对抗策略第49-50页
    4.6 仿真实验与数据分析第50-51页
    4.7 小结第51-52页
结论第52-54页
    1.本文工作总结第52-53页
    2.未来工作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致谢第59-60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PGA架构的定制指令面积代价的研究
下一篇:抗辐射FPGA布局布线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