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陌生化手法的等效翻译--基于日译本《结婚狂诗曲》的考察
摘要 | 第3页 |
要旨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问题提起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1.3 研究方法与构成 | 第8-9页 |
1.4 先行研究 | 第9-12页 |
1.4.1 关于等效理论的研究 | 第9-10页 |
1.4.2 关于《围城》的研究 | 第10-12页 |
第2章 《围城》的陌生化特色与等效翻译 | 第12-21页 |
2.1 《围城》的陌生化特色 | 第12-17页 |
2.1.1 陌生化的概念 | 第12-14页 |
2.1.2 《围城》的文学性与陌生化特色 | 第14-17页 |
2.2 《围城》的等效翻译 | 第17-21页 |
2.2.1 等效理论概述 | 第17-19页 |
2.2.2 《围城》陌生化手法的翻译与等效理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日译本对《围城》陌生化手法的处理 | 第21-42页 |
3.1 日译本《结婚狂诗曲》 | 第21-22页 |
3.2 《围城》陌生化手法的日译分析 | 第22-40页 |
3.2.1 语言的陌生化及其翻译 | 第22-34页 |
3.2.2 人物形象的陌生化及其翻译 | 第34-37页 |
3.2.3 故事情节处理的陌生化及其翻译 | 第37-39页 |
3.2.4 叙事结构的陌生化及其翻译 | 第39-40页 |
3.3 阻碍陌生化语言等效翻译的因素 | 第40-42页 |
第4章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