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1-15页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11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11-12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离体牙的收集 | 第12页 |
1.3.2 人工脱矿液和人工唾液的配制 | 第12页 |
1.3.2.1 人工脱矿液配制 | 第12页 |
1.3.2.2 人工唾液的配制 | 第12页 |
1.3.3 实验模型的制备 | 第12页 |
1.3.4 实验分组 | 第12-13页 |
1.3.5 再矿化产品使用方法 | 第13页 |
1.3.6 体外pH循环 | 第13页 |
1.3.7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 第13-14页 |
1.3.7.1 显微硬度仪测量 | 第13页 |
1.3.7.2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 第13-14页 |
1.4 统计学分析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结果 | 第15-23页 |
2.1 显微硬度测量结果 | 第15-16页 |
2.2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和测量结果 | 第16-23页 |
2.2.1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结果 | 第16-22页 |
2.2.1.1 A 组(空白对照组)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照片 | 第16-17页 |
2.2.1.2 B 组(唾液矿化组)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照片 | 第17-18页 |
2.2.1.3 C 组(0.1%的氟保护漆)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照片 | 第18-19页 |
2.2.1.4 D组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照片 | 第19-20页 |
2.2.1.5 E 组(Flor-Opal Varnish White 氟漆)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照片 | 第20-21页 |
2.2.1.6 F 组(GC 护牙素)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照片 | 第21-22页 |
2.2.2 样本平均光密度值测量结果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23-30页 |
3.1 正畸治疗中的邻面去釉 | 第23页 |
3.2 样本的选择、预处理和保存 | 第23页 |
3.3 体外PH循环 | 第23-24页 |
3.4 再矿化产品以及其再矿化机制 | 第24-27页 |
3.4.1 氟化产品对釉质再矿化的影响 | 第24-26页 |
3.4.2 GC护牙素对釉质再矿化的影响 | 第26-27页 |
3.5 釉质表面显微硬度测试 | 第27-28页 |
3.6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应用 | 第28-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6页 |
综述 | 第36-50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病例 | 第53-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