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儿童心理学论文

“生本教学”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目录第5-7页
第一部分 问题提出第7-17页
    1.1 选题缘由第7页
    1.2 生本教育的理念及研究现状第7-12页
        1.2.1 生本教育的价值观第8页
        1.2.2 生本教育的伦理观第8-9页
        1.2.3 生本教育的行为观第9-10页
        1.2.4 生本教育的课程观第10-11页
        1.2.5 生本教育的方法论第11-12页
        1.2.6 生本教育的评价与管理第12页
    1.3 “生本课堂”的教学特质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第12-14页
    1.4 远距离联想测验第14-16页
        1.4.1 RAT简介第14-15页
        1.4.2 RAT优势第15页
        1.4.3 RAT作为创造力测验有效工具的可行性第15-16页
    1.5 研究目标与假设第16-17页
        1.5.1 研究目标第16页
        1.5.2 研究假设第16-17页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第17-21页
    2.1 被试第17页
    2.2 实验材料第17-20页
        2.2.1 测验项目来源第17-18页
        2.2.2 测验项目编制第18-19页
        2.2.3 测验项目评定第19页
        2.2.4 试测第19-20页
    2.3 实验设计第20页
    2.4 实验程序第20-21页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第21-31页
    3.1 南师附小生本班与非生本班测验成绩的比较第21-24页
        3.1.1 生本班、非生本班全体学生的测验成绩的比较第21页
        3.1.2 各年级生本班、非生本班的测验成绩的比较第21-24页
    3.2 南师附小测验分数与对比学校对照班级的比较第24-31页
        3.2.1 三类班级测验成绩整体方差分析结果第25-27页
        3.2.2 三类班级各年级测验成绩方差分析第27-31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31-38页
    4.1 生本班测验成绩优势的原因分析第31-33页
    4.2 生本班内测试成绩的低差异性原因分析第33-34页
    4.3 各年级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差异性不同的原因分析第34-35页
    4.4 对“生本课堂”教学的再思考第35-38页
第五部分 结论、创新、不足与展望第38-40页
    5.1 结论第38页
    5.2 创新与不足第38页
    5.3 研究展望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4页
附录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就动机不同结构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学业成就预期的关系
下一篇:个体创造性的影响因素:情绪与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