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我国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精英学院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页
    1.3 研究综述第12-17页
        1.3.1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4页
        1.3.2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第17页
    1.5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2章 本文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第19-24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2页
        2.1.1 精英人才第19页
        2.1.2 精英教育第19-20页
        2.1.3 精英学院第20页
        2.1.4 研究型大学第20-21页
        2.1.5 人才培养模式第21-22页
    2.2 理论依据第22-24页
        2.2.1 多元智能理论第22页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22-24页
第3章 国外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及启示第24-30页
    3.1 精英人才培养目标分析第24-25页
        3.1.1 美日德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目标第24-25页
        3.1.2 美日德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目标共同点第25页
    3.2 精英人才培养制度分析第25-26页
        3.2.1 美日德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制度第25-26页
        3.2.2 美日德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制度共同点第26页
    3.3 精英人才教学模式分析第26-27页
        3.3.1 美日德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教学模式第26-27页
        3.3.2 美日德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教学模式共同点第27页
    3.4 精英人才培养环境分析第27-28页
        3.4.1 美日德研究型大学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第27-28页
        3.4.2 美日德高校精英人才培养环境特点第28页
    3.5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启示第28-30页
        3.5.1 改革培养机制第28页
        3.5.2 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第28页
        3.5.3 加强实践和营造科研氛围第28-30页
第4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第30-45页
    4.1 我国研究型大学精英学院发展概况第30-31页
    4.2 我国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第31-36页
        4.2.1 精英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第31-32页
        4.2.2 精英学院人才培养制度第32-33页
        4.2.3 精英学院人才培养途径第33-36页
    4.3 我国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特征第36-38页
    4.4 我国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取得的效果第38-41页
        4.4.1 初步形成“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的精英人才培养理念第38-39页
        4.4.2 进一步推进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第39页
        4.4.3 营造追求卓越的学习氛围第39-40页
        4.4.4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40-41页
    4.5 我国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第41-45页
        4.5.1 对精英教育理念认识不足第41-42页
        4.5.2 精英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不完善第42页
        4.5.3 本科生导师制落实效果不明显第42-43页
        4.5.4 课堂授课方式和教学效果有待提高第43-45页
第5章 完善我国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第45-50页
    5.1 深化精英教育理念第45-46页
        5.1.1 增强教师对精英人才培养理念的理解第45页
        5.1.2 加强对学生精英人才培养理念的宣传和提供咨询服务第45-46页
    5.2 进一步优化精英教育课程体系第46-47页
        5.2.1 设置多样化选修课程,提高课程质量第46页
        5.2.2 加强选课指导,注重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第46-47页
        5.2.3 扩展课外活动第47页
    5.3 完善导师制第47-48页
        5.3.1 明确导师职责,完善导师考核第47-48页
        5.3.2 加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第48页
    5.4 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第48-49页
        5.4.1 挖掘教师资源,改善教学模式第48-49页
        5.4.2 进一步改进研讨课程,完善研讨式教学模式第49页
    5.5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科研氛围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附录第55-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就业教育研究
下一篇:民办高校招生宣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