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1.1 市场经济导致国民道德礼仪素养普遍下降 | 第9-10页 |
1.1.2 西方文明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日益蚕食 | 第10页 |
1.1.3 素质教育对学生道德礼仪素养的迫切呼唤 | 第10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13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3.1 关于《弟子规》礼仪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影响研究 | 第14-16页 |
1.3.2 关于《弟子规》礼仪教育思想的内容研究 | 第16-17页 |
1.3.3 关于《弟子规》礼仪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 第17-18页 |
1.3.4 关于《弟子规》礼仪教育思想的实践借鉴研究 | 第18-20页 |
1.4 研究的内容 | 第20-21页 |
1.4.1 《弟子规》礼仪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诠释 | 第20页 |
1.4.2 《弟子规》礼仪教育思想的现代反思 | 第20-21页 |
1.4.3 《弟子规》礼仪教育思想的现代建构 | 第21页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21-22页 |
第2章 《弟子规》礼仪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诠释 | 第22-30页 |
2.1 家庭礼仪教育思想 | 第22-24页 |
2.1.1 基本内容陈述 | 第22-23页 |
2.1.2 历史渊源 | 第23-24页 |
2.1.3 影响 | 第24页 |
2.2 个人礼仪教育思想 | 第24-26页 |
2.2.1 基本内容陈述 | 第24-25页 |
2.2.2 历史渊源 | 第25页 |
2.2.3 影响 | 第25-26页 |
2.3 社交礼仪教育思想 | 第26-28页 |
2.3.1 基本内容陈述 | 第26-27页 |
2.3.2 历史渊源 | 第27页 |
2.3.3 影响 | 第27-28页 |
2.4 读书礼仪教育思想 | 第28-30页 |
2.4.1 基本内容陈述 | 第28页 |
2.4.2 历史渊源 | 第28-29页 |
2.4.3 影响 | 第29-30页 |
第3章 《弟子规》礼仪教育思想的现代反思 | 第30-35页 |
3.1 《弟子规》礼仪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目的的冲突 | 第30-31页 |
3.1.1 个性自由是现代教育目的核心价值 | 第30-31页 |
3.1.2 《弟子规》礼仪教育思想缺乏对人性自由的观照 | 第31页 |
3.1.3 影响分析 | 第31页 |
3.2 《弟子规》礼仪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内容的冲突 | 第31-33页 |
3.2.1 公民意识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 第31-32页 |
3.2.2 《弟子规》礼仪教育思想缺乏对现代公民意识的观照 | 第32-33页 |
3.2.3 影响分析 | 第33页 |
3.3 《弟子规》礼仪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方法与评价的冲突 | 第33-35页 |
3.3.1 尊重差异与多元是现代教育方法与评价的基本原则 | 第33-34页 |
3.3.2 《弟子规》礼仪教育思想缺乏对差异与多元的观照 | 第34页 |
3.3.3 影响分析 | 第34-35页 |
第4章 《弟子规》礼仪教育思想的现代建构 | 第35-43页 |
4.1 《弟子规》礼仪教育思想现代建构的基本原则 | 第35-37页 |
4.1.1 整体原则 | 第35-36页 |
4.1.2 生活原则 | 第36页 |
4.1.3 细节原则 | 第36-37页 |
4.1.4 情境原则 | 第37页 |
4.2 《弟子规》礼仪教育思想现代建构的基本方法 | 第37-43页 |
4.2.1 学校教育的具体方法 | 第37-39页 |
4.2.2 家庭教育的具体方法 | 第39-41页 |
4.2.3 社会教育的具体方法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弟子规》全文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