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现状评析 | 第13-15页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2章 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构建理念、原则和目标 | 第17-25页 |
2.1 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构建理念 | 第18-22页 |
2.1.1 科学性与通识性并重,促进全民心理健康 | 第18-20页 |
2.1.2 以对象为中心,打造良好学习体验 | 第20-22页 |
2.2 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构建原则 | 第22-23页 |
2.3 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构建目标 | 第23-25页 |
第3章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实践路径 | 第25-38页 |
3.1 微课程构建的筹建工作 | 第25-28页 |
3.1.1 教学内容的重构 | 第25-26页 |
3.1.2 微课程风格的确定 | 第26-27页 |
3.1.3 微课程团队的组建 | 第27-28页 |
3.2 微课程的建设过程 | 第28-31页 |
3.3 微课程的反馈互动 | 第31-34页 |
3.3.1 显性的课程互动 | 第31-33页 |
3.3.2 隐性的课程互动 | 第33-34页 |
3.4 微课程的教学效果验收 | 第34-35页 |
3.5 微课程构建的实践总结 | 第35-38页 |
第4章 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进化与构建方向 | 第38-45页 |
4.1 时代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进化处境 | 第38-39页 |
4.2 面向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构建方向 | 第39-45页 |
4.2.1 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中的构建与应用 | 第39-40页 |
4.2.2 全民心理健康网络文化育人空间的探索与拓展 | 第40-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实践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