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缘起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有关教师教学生活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有关教师教学生活的研究 | 第13页 |
1.2.3 国内关于特岗教师的研究 | 第13-15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3.1 教学生活 | 第15页 |
1.3.2 特岗教师 | 第15-16页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关于S中学及L教师的介绍 | 第17-19页 |
2.1 S中学基本情况介绍 | 第17页 |
2.2 关于本文研究对象特岗教师L教师的介绍 | 第17-19页 |
第3章 特岗教师L教师的教学生活案例 | 第19-37页 |
3.1 L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 | 第19-24页 |
3.1.1“周公”与“飞机”——问题学生比较普遍 | 第19-21页 |
3.1.2 奇怪的声音——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经验不足 | 第21-22页 |
3.1.3“把这句话背下来”——教师教学方法传统单调 | 第22-23页 |
3.1.4 快乐的卡通猴——现代教学手段应用机械生硬 | 第23-24页 |
3.2 L教师的课外教学生活案例 | 第24-31页 |
3.2.1 无法完成的作业——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 第24-26页 |
3.2.2 力不从心的备课——特岗教师跨专业教课非常普遍 | 第26-28页 |
3.2.3 一次“旅行”——课外辅导困难重重 | 第28-29页 |
3.2.4 倒霉的值班——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 | 第29-31页 |
3.3 特岗教师与学生家长互动案例 | 第31-37页 |
3.3.1 近视眼惹得祸——农村家长家教观念比较落后 | 第31-33页 |
3.3.2 一个爱逃学的学生——留守儿童缺少关爱 | 第33-34页 |
3.3.3 又一个学生挨揍了——家长素质令人生畏 | 第34-37页 |
第4章 特岗教师教学生活成因分析 | 第37-41页 |
4.1 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 | 第37-38页 |
4.1.1 对特岗教师的培训形式单调,往往流于形式 | 第37页 |
4.1.2 农村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 第37-38页 |
4.1.3 特岗教师工资待遇低 | 第38页 |
4.2 农村学校的原因 | 第38-39页 |
4.2.1 学校领导者思想守旧 | 第38页 |
4.2.2 特岗教师的业余生活单调 | 第38-39页 |
4.2.3 我国农村学校重视升学率 | 第39页 |
4.3 特岗教师方面的原因 | 第39-40页 |
4.3.1 对“特岗教师”职业的不认同 | 第39-40页 |
4.3.2 特岗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 第40页 |
4.4 农村学生家庭方面的原因 | 第40-41页 |
第5章 改善特岗教师教学生活的建议 | 第41-46页 |
5.1 国家应更加重视农村教育 | 第41-42页 |
5.1.1 整顿教师培训 | 第41页 |
5.1.2 加强农村学校的师资配备 | 第41-42页 |
5.1.3 提高特岗教师工资待遇 | 第42页 |
5.2 农村学校要以人为本 | 第42-43页 |
5.2.1 改善学校物质条件 | 第42页 |
5.2.2 丰富特岗教师的业余生活 | 第42-43页 |
5.2.3 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 第43页 |
5.3 特岗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素养 | 第43-44页 |
5.3.1 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 | 第43-44页 |
5.3.2 加强教学反思 | 第44页 |
5.4 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