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人教版必修一《鸦片战争》一课之“因果关系”教学探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8-13页
    (一)研究缘起第8-9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13页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因果关系”概述第13-18页
    (一)“因果关系”的基本内涵界定第13页
        1、“因果关系”的界定第13页
        2、“因果关系”的特征第13页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因果关系类型第13-18页
        1、一因多果第14页
        2、一果多因第14-15页
        3、同因异果第15-16页
        4、同果异因第16页
        5、互为因果第16页
        6、多因多果第16-18页
二、高中生如何看待鸦片战争爆发、战败原因的现状分析第18-21页
    (一)高中生看待鸦片战争爆发、战败原因的现状列举第18-19页
        1、关注单一事件,忽略前后事件之间的联系第18页
        2、关注单一方面,忽略整体上比较历史事件第18-19页
    (二)高中生的看法出现问题之原因分析第19-21页
        1、教科书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第19-20页
        2、教师教学过程的不良引导第20页
        3、学生根深蒂固的思考习惯第20-21页
三、《鸦片战争》中“因果关系”的史学、教学分析与借鉴第21-27页
    (一)史学方面多维度透视鸦片战争爆发、战败的原因第21-23页
        1、内外因的透视维度第21页
        2、偏重制度的透视维度第21-22页
        3、影响的多维度第22页
        4、其他透视维度第22-23页
    (二)教学方面对鸦片战争爆发、战败的原因的处理第23-25页
        1、不同版本教科书中对鸦片战争爆发、战败原因的叙述第23-24页
        2、教学实践中对鸦片战争爆发、战败的原因的教学分析第24-25页
    (三)分析与借鉴第25-27页
        1、史学研究成果与教科书滞后性的有机协调第25-26页
        2、教科书的抽象性与学生经验具象性的相互融合第26-27页
四、《鸦片战争》中的“因果关系”教学探究与分析第27-34页
    (一)《鸦片战争》爆发、战败原因教学设计第27-28页
        1、课标要求第27页
        2、教材分析第27页
        3、教学立意第27页
        4、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第27-28页
        5、教学方法第28页
    (二)《鸦片战争》爆发、战败原因教学设计第28-32页
        1、新课导入:利润或者死亡第28页
        2、环节一:鸦片的战争与战争的鸦片:鸦片战争第28-30页
        3、环节二:战争的扩大和扩大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第30-31页
        4、环节三:必须屈服,或者崩溃:中国被轰入世界第31-32页
        5、小结:多元史观下的因果解释第32页
    (三)《鸦片战争》爆发、战败原因教学反思第32-34页
        1、教学设计前的困境第32-33页
        2、教学设计后的反思第33-34页
五、高中历史课堂中“因果关系”教学的启示第34-39页
    (一)基于学情适当地调整“因果关系”教学难度第34-35页
        1、“导学案”引导下的“因果关系”学习第34页
        2、教师主导下的“因果关系”的学习第34-35页
    (二)基于历史理解呈现“因果关系”的整体面貌第35-36页
        1、“站在对立面”的历史理解第35-36页
        2、“第三只眼”的历史理解第36页
    (三)基于探究情境组织“因果关系”的教学活动第36-39页
        1、角色扮演,神入历史情境第36-37页
        2、主题活动,研究性学习第37-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43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研究
下一篇:博物馆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江西省博物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