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3.1 MOOC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MOOC学习者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3 大学生自主学习MOOC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4 MOOC完成率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3.5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20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3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23-27页 |
2.1 核心概念 | 第23页 |
2.1.1 大学生 | 第23页 |
2.1.2 自主学习MOOC | 第23页 |
2.1.3 MOOC完成率 | 第23页 |
2.1.4 MOOC低完成率 | 第23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3-25页 |
2.2.1 自主学习理论 | 第23-24页 |
2.2.2 学习动机理论 | 第24-25页 |
2.3 MOOC的核心价值 | 第25-27页 |
2.3.1 社会发展角度 | 第25页 |
2.3.2 教育角度 | 第25页 |
2.3.3 技术角度 | 第25-27页 |
第3章 大学生自主学习MOOC低完成率的影响因素模型 | 第27-35页 |
3.1 大学生学习MOOC课程与MOOC低完成率的关系分析 | 第27-29页 |
3.1.1 大学生的MOOC学习时间 | 第27页 |
3.1.2 大学生的专业背景 | 第27-28页 |
3.1.3 大学生学习兴趣 | 第28页 |
3.1.4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第28页 |
3.1.5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 第28-29页 |
3.1.6 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 第29页 |
3.2 MOOC平台与MOOC低完成率的关系分析 | 第29-30页 |
3.3 MOOC课程学习资源与MOOC低完成率的关系分析 | 第30-32页 |
3.3.1 MOOC课程师资团队 | 第30-31页 |
3.3.2 MOOC课程设计 | 第31-32页 |
3.3.3 MOOC课程教师支持 | 第32页 |
3.4 高校MOOC政策与MOOC低完成率的关系分析 | 第32-33页 |
3.4.1 MOOC学分认证 | 第32页 |
3.4.2 MOOC课程的推介与宣传 | 第32页 |
3.4.3 教师、信息与技术支持 | 第32-33页 |
3.5 大学生自主学习MOOC低完成率的影响因素因果关系建模 | 第33-35页 |
第4章 大学生自主学习MOOC低完成率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 第35-49页 |
4.1 问卷调查 | 第35-37页 |
4.1.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5页 |
4.1.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 第35-36页 |
4.1.3 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36-37页 |
4.1.4 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37页 |
4.2 调查问卷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44页 |
4.2.1 个人基本信息数据统计 | 第37-38页 |
4.2.2 被调查者MOOC学习情况调查统计 | 第38-41页 |
4.2.3 大学生自主学习MOOC低完成率影响因素调查统计 | 第41-44页 |
4.3 大学生自主学习MOOC低完成率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第44-46页 |
4.3.1 MOOC完成情况与大学生、MOOC平台、课程资源和高校MOOC政策的相关分析 | 第44-45页 |
4.3.2 大学生对MOOC学分的需求与高校学分认证相关分析 | 第45-46页 |
4.4 大学生自主学习MOOC低完成率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第46-47页 |
4.5 大学生自主学习MOOC低完成率影响因素总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MOOC完成率的策略 | 第49-53页 |
5.1 大学生方面 | 第49-50页 |
5.1.1 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 第49页 |
5.1.2 选课时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制定柔性学习目标 | 第49-50页 |
5.1.3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 第50页 |
5.1.4 增加课程学习参与度 | 第50页 |
5.2 MOOC平台方面 | 第50-51页 |
5.2.1 完善学习支持服务 | 第50页 |
5.2.2 完善课程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 第50-51页 |
5.2.3 完善学习者学习MOOC的奖惩机制 | 第51页 |
5.3 课程资源方面 | 第51-52页 |
5.3.1 提高课程质量,建设优质课程资源 | 第51页 |
5.3.2 及时问题答疑,提高学习者存在感 | 第51页 |
5.3.3 开放学生评课 | 第51-52页 |
5.4 高校MOOC政策方面 | 第52-5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附录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