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论第10-22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2页
        (一) 信息技术的发展呼唤教育方式的变革第10-11页
        (二) 新课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提出了新的要求第11-12页
        (三)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倒逼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第12页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4页
        (一) 研究目的第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14页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8页
        (一)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5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7页
        (三) 关于“翻转课堂”研究的反思与展望第17-18页
    四、概念界定第18-20页
        (一) 教学模式的定义第18-19页
        (二)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第19-20页
    五、研究过程与方法第20-21页
        (一) 研究过程第20页
        (二) 研究方法第20-21页
    六、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第21-22页
        (一) 研究内容第21页
        (二) 创新之处第21-22页
第一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第22-29页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2-24页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2页
        (二)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第22-23页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第23页
        (四) 掌握学习理论第23-24页
    二、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各要素对比第24-27页
        (一) 教师角色的翻转第24-25页
        (二) 学生角色的翻转第25页
        (三) 教学流程的翻转第25-26页
        (四) 教与学的时间重新分配第26页
        (五) 教学评价的翻转第26-27页
    三、翻转课堂的特点第27-29页
        (一) 促进师生交流互动,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第27页
        (二)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个性化学习第27页
        (三) 增强教师工作的灵活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第27-28页
        (四)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拓展了教学资源和内容第28-29页
第二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契合点第29-37页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现状及分析第29-30页
        (一) 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率低下第29页
        (二) 学生学习缺乏热情、自主学习兴趣不高第29-30页
        (三) 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轨第30页
        (四)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第30页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翻转课堂的特点及优势第30-33页
        (一) 贴近生活实际第30-31页
        (二) 与时政联系紧密第31-32页
        (三) 注重价值观的形成第32页
        (四)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内容的特点需要第32-33页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翻转课堂的现实意义第33-37页
        (一) 有利于拓展教学的广度及深度第33页
        (二) 有利于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促进个性发展第33-34页
        (三)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第34-35页
        (四) 有利于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第35-36页
        (五) 有利于落实教学重难点第36-37页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第37-47页
    一、课前准备阶段第37-44页
        (一) 依据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第37-38页
        (二) 依据教材分析内容体系第38页
        (三) 研究学情、确定教学重难点第38-39页
        (四) 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第39-41页
        (五) 制作教学视频第41-43页
        (六) 提供课前任务资源包,完成课前自学第43-44页
    二、课堂吸收内化阶段第44-46页
        (一) 课前学习成果交流及展示第44页
        (二) 确定问题、讲授新课第44页
        (三) 合作探究与个性化指导第44-45页
        (四) 训练展示与评价点拨第45页
        (五) 巩固诊断、达标检测第45-46页
    三、课后反思与拓展阶段第46-47页
        (一) 课后反思第46页
        (二) 课后拓展第46-47页
第四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实践案例——以必修 1 第三课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为例第47-60页
    一、课前准备阶段第47-51页
        (一) 依据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第47页
        (二) 依据教材分析内容体系第47页
        (三) 研究学情、确定教学重难点第47-48页
        (四) 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第48-50页
        (五) 制作教学视频第50页
        (六) 提供课前任务资源包,完成课前自学第50-51页
    二、课堂吸收内化阶段第51-55页
        (一) 课前学习成果交流及展示第51页
        (二) 确定问题、讲授新课第51-52页
        (三) 合作探究与个性化指导第52-54页
        (四) 训练展示与评价点拨第54页
        (五) 巩固诊断、达标检测第54-55页
    三、课后反思与拓展阶段第55-56页
        (一) 课后反思第55-56页
        (二) 课后拓展第56页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56-58页
        (一) 客观物质条件影响翻转课堂的效果第56-57页
        (二) 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第57页
        (三) 教师专业素养不高第57-58页
        (四) 教学评价方式不完善第58页
    五、高中思想政治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思考第58-60页
        (一) 建立学生合作学习小组,搭建网络学习平台第58页
        (二) 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58-59页
        (三) 不断提高教师运用翻转课堂的专业素养第59页
        (四)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第59-60页
结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考改革背景下初中德育校本教研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以元阳县马街中学“经典朗读”为例
下一篇:趣味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