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学术价值 | 第12-13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4.3 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2 人力资源激励管理的理论概述 | 第19-26页 |
2.1 人力资源的含义 | 第19页 |
2.2 人力资源激励管理概述 | 第19-26页 |
2.2.1 人力资源激励管理的内涵 | 第19-20页 |
2.2.2 激励管理主要理论依据 | 第20-23页 |
2.2.3 人力资源激励管理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23-24页 |
2.2.4 人力资源激励管理的意义 | 第24-26页 |
3 国有能源T公司人力资源激励管理面临的问题 | 第26-39页 |
3.1 国有能源企业T公司人力资源激励管理分析 | 第26-32页 |
3.1.1 员工基本情况 | 第26-29页 |
3.1.2 企业组织结构 | 第29-30页 |
3.1.3 薪酬分配 | 第30-31页 |
3.1.4 企业员工培训 | 第31页 |
3.1.5 激励满意度调查 | 第31-32页 |
3.2 T公司人力资源激励管理面临的问题 | 第32-35页 |
3.2.1 关注短期激励 | 第32页 |
3.2.2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 第32-33页 |
3.2.3 薪酬分配不合理 | 第33-34页 |
3.2.4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缺失 | 第34-35页 |
3.3 T公司人力资源激励管理问题的成因 | 第35-39页 |
3.3.1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观念与经济发展脱节 | 第35页 |
3.3.2 人才发展机制不合理 | 第35-36页 |
3.3.3 绩效约束机制不足 | 第36页 |
3.3.4 缺乏有效的人才培训机制 | 第36-39页 |
4 改进和加强T公司人力资源激励管理的机制 | 第39-49页 |
4.1 建立企业“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 第39-40页 |
4.2 强化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行机制 | 第40-44页 |
4.3 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 | 第44-45页 |
4.4 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训制度 | 第45-46页 |
4.5 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与晋升机制 | 第46-49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9-51页 |
5.1 结论 | 第49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