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国内的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1.3.2 国外的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与架构 | 第13-1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2 研究架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知识型企业的基本理论 | 第14-17页 |
2.1 知识型企业的界定及特点 | 第14-15页 |
2.1.1 知识型企业的界定 | 第14页 |
2.1.2 知识型企业的特点 | 第14-15页 |
2.2 知识型企业员工具有的特点 | 第15-17页 |
2.2.1 自我发展和自我突破的主动性 | 第15页 |
2.2.2 以脑力劳动实现创造发明 | 第15-16页 |
2.2.3 独特的个性特质 | 第16-17页 |
第3章 我国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7-26页 |
3.1 我国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应该具备的特点 | 第17-20页 |
3.1.1 围绕“以人为本”,实现员工自身价值 | 第17页 |
3.1.2 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 | 第17-18页 |
3.1.3 正确认识相对较高的人员流动性 | 第18-19页 |
3.1.4 满足员工需求的多元化 | 第19-20页 |
3.2 我国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3.2.1 缺乏系统性的管理方式 | 第20-21页 |
3.2.2 对人力资源管理投入不足 | 第21页 |
3.2.3 人力资源部门职能被弱化 | 第21-22页 |
3.2.4 对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不重视 | 第22页 |
3.2.5 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科学性缺失 | 第22-23页 |
3.3 我国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 | 第23-26页 |
3.3.1 人力资源各项制度的趋于完善 | 第23-24页 |
3.3.2 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良性互动 | 第24-25页 |
3.3.3 信息管理手段的网络和和虚拟化 | 第25-26页 |
第4章 我国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 第26-40页 |
4.1 我国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创新 | 第26-30页 |
4.1.1 人本主义回归 | 第26-27页 |
4.1.2 构建“全球化”和“融合性” | 第27页 |
4.1.3 创新性企业组织理论 | 第27-28页 |
4.1.4 多学科相结合 | 第28-29页 |
4.1.5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 第29-30页 |
4.2 我国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 | 第30-35页 |
4.2.1 人才机制的创新 | 第30-31页 |
4.2.2 约束机制的创新 | 第31页 |
4.2.3 激励机制的创新 | 第31-34页 |
4.2.4 竞争机制的创新 | 第34-35页 |
4.3 我国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创新 | 第35-40页 |
4.3.1 人员培训手段的创新 | 第35-36页 |
4.3.2 绩效管理创新 | 第36-37页 |
4.3.3 人力资源保养与维护创新 | 第37-38页 |
4.3.4 管理方式与方法的创新 | 第38-4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