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菲弗尔翻译诗学视角下许地山《<雅歌>新译》的译本分析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2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圣经》、《雅歌》与许地山 | 第12-18页 |
·《圣经》的概述 | 第12页 |
·《雅歌》的体裁、内容和结构 | 第12-14页 |
·许地山的创作与翻译背景 | 第14-15页 |
·该课题翻译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第三章 翻译诗学理论 | 第18-22页 |
·诗学的起源和讨论 | 第18页 |
·翻译诗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勒菲弗尔的翻译诗学理论 | 第20-22页 |
第四章 《<雅歌>新译》的诗学分析 | 第22-39页 |
·《<雅歌>新译》宏观层面的诗学分析 | 第22-24页 |
·“五四”运动期间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 第22页 |
·新文化运动期间英诗汉译和新诗的发展 | 第22-24页 |
·宗教运动对新文化的推动作用 | 第24页 |
·《<雅歌>新译》微观层面的诗学分析 | 第24-39页 |
·许地山《<雅歌>新译》的体裁 | 第25-26页 |
·许地山《<雅歌>新译》的内容与结构 | 第26-27页 |
·许地山《<雅歌>新译》的语言 | 第27-35页 |
·节奏与格律 | 第35-37页 |
·对文学手法比喻和象征的处理 | 第37-3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