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言 | 第8-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考试仍是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和重要组成部分 | 第8页 |
·传统命题滞后于新课程发展的需要 | 第8-9页 |
·命题水平的退化严重制约教师的专业成长 | 第9页 |
·学生学习“减负增效”需要科学的命题研究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 第10-12页 |
·关于初中地理考试与命题特点的研究 | 第10-11页 |
·关于地理命题理念的研究 | 第11页 |
·关于教师命题技能培养的研究 | 第11-1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第12-14页 |
2 初中地理教学命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命题”和“教学命题” | 第14页 |
·难度、效度和区分度 | 第14-15页 |
·教学测量与教学评价 | 第15页 |
·相关理论 | 第15-17页 |
·目标理论 | 第15-16页 |
·多元智力理论 | 第16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6-17页 |
3 初中地理教学命题的现状 | 第17-22页 |
·初中地理教学命题现状的调查 | 第17-19页 |
·问卷对象的基本信息 | 第17-18页 |
·南通市初中地理教师参与命题的主要经历 | 第18页 |
·南通市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命题的操作现状 | 第18-19页 |
·南通市初中地理教师对教育测试理论的了解情况 | 第19页 |
·制约初中地理教学命题水平提高的原因剖析 | 第19-22页 |
·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师专业成长中命题能力的忽视 | 第19-20页 |
·高校在师范生教育中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 | 第20页 |
·初中地理学习的边缘化状态 | 第20页 |
·教师自身缺乏钻研精神 | 第20-21页 |
·网络信息和教辅资料的泛滥对教师命题的冲击 | 第21-22页 |
4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命题的特点和命题原则 | 第22-29页 |
·课前预习题的特点和功能 | 第22-23页 |
·课堂训练题的特点和功能 | 第23-24页 |
·阶段性测试题的特点和功能 | 第24-25页 |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命题改革的趋势和原则 | 第25-29页 |
·重点考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基础性 | 第26页 |
·以大量的地理图像为载体,体现学科特色 | 第26页 |
·考查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综合性. | 第26-27页 |
·引导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探究性 | 第27页 |
·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性 | 第27页 |
·结合乡土地理和学生实际,体现生活性 | 第27页 |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体现人文性 | 第27-28页 |
·转化角色定位,突出试题的体验性 | 第28-29页 |
5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地理教学命题水平的策略 | 第29-49页 |
·教育管理部门重视教师命题能力的培养 | 第29页 |
·高等师范教育中增加命题教育的比重 | 第29页 |
·教师知难而上,苦练内功 | 第29-49页 |
·初中地理课前预习题的设计 | 第30-36页 |
·初中地理课堂训练题的设计 | 第36-43页 |
·初中地理阶段性测试卷的设计 | 第43-4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本文研究的结论 | 第49页 |
·关于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1 | 第52-55页 |
附录2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