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核污染物理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40页 |
·海洋的核辐射污染 | 第14-19页 |
·海洋的天然放射性 | 第14-16页 |
·海洋的人工放射性 | 第16-17页 |
·重大核污染事故 | 第17-19页 |
·核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 第19-24页 |
·放射性核素在海洋生物体内的分布与转移 | 第19-21页 |
·放射性核素对人体的危害 | 第21-23页 |
·核污染的预防与处理 | 第23-24页 |
·水产品中放射性核素的分离及检测方法 | 第24-38页 |
·核污染的化学分析分离方法 | 第24-31页 |
·放射性核素的检测方法 | 第31-38页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38-40页 |
第二章 水产品核污染物理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40-49页 |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采样准备 | 第40页 |
·采集样品量的确定 | 第40-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6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41-45页 |
·样品检测 | 第45-46页 |
·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γ能谱的能量刻度和探测效率刻度 | 第46-47页 |
·峰面积计算 | 第47-48页 |
·比活度值计算方法 | 第48-49页 |
第三章 核污染物理检测法条件优化 | 第49-57页 |
·检测时间的确定 | 第49-53页 |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51页 |
·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讨论 | 第52-53页 |
·样品厚度的确定 | 第53-57页 |
·实验材料 | 第53页 |
·实验方法 | 第53-54页 |
·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讨论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山东口岸进出口水产品核污染监测结果分析 | 第57-64页 |
·实验材料 | 第57-58页 |
·检测样品 | 第57页 |
·仪器设备 | 第57-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样品制备 | 第58页 |
·样品测量 | 第58-59页 |
·检测报告 | 第59页 |
·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监测核素的阳性样品数 | 第59-60页 |
·阳性样品比活度值分析 | 第60-61页 |
·阳性样品中水产品种类分布情况 | 第61页 |
·不同月份检测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讨论 | 第62-64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