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存分析的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持续时间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1 绪论 | 第15-25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交通拥堵的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生存分析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0-2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论文框架 | 第24-25页 |
2 北京市快速路交通拥堵基本状况分析 | 第25-35页 |
·数据来源及格式 | 第25-26页 |
·拥堵定义 | 第26-30页 |
·基本参数分析 | 第30-33页 |
·平均每天拥堵时间 | 第30-31页 |
·高峰期平均车速 | 第31页 |
·拥堵的频次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3 北京市快速路拥堵持续时间的整体分析 | 第35-47页 |
·拥堵持续时间的生存模型 | 第35-38页 |
·拥堵持续时间基本函数 | 第35-36页 |
·估计生存函数和风险函数的非参数方法 | 第36-38页 |
·二、三、四环拥堵持续时间的整体分析 | 第38-43页 |
·2006年二、三、四环内环拥堵持续时间整体分布 | 第39-40页 |
·2006年二、三、四环外环拥堵持续时间整体分布 | 第40-41页 |
·2010年二、三、四环内环拥堵持续时间整体分布 | 第41-42页 |
·2010年二、三、四环外环拥堵持续时间整体分布 | 第42-43页 |
·2006和2010年拥堵持续时间的整体分析 | 第43-45页 |
·二环拥堵持续时间分析 | 第43-44页 |
·三环拥堵持续时间分析 | 第44-45页 |
·四环拥堵持续时间分析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4 北京市快速路拥堵持续时间的时空分布 | 第47-68页 |
·拥堵持续时间的非参数对比方法 | 第48-49页 |
·二环拥堵持续时间的时空分布 | 第49-54页 |
·早、晚高峰分布对比 | 第50页 |
·内、外环分布对比 | 第50-52页 |
·工作、双休日分布对比 | 第52-53页 |
·二环东、南、西、北分布对比 | 第53-54页 |
·三环拥堵持续时间的时空分布 | 第54-58页 |
·早、晚高峰分布对比 | 第55页 |
·内、外环分布对比 | 第55-57页 |
·工作、双休日分布对比 | 第57-58页 |
·三环东、南、西、北分布对比 | 第58页 |
·四环拥堵持续时间的时空分布 | 第58-62页 |
·早、晚高峰分布对比 | 第59页 |
·内、外环分布对比 | 第59-61页 |
·工作、双休日分布对比 | 第61-62页 |
·四环东、南、西、北分布对比 | 第62页 |
·二、三、四环时空分布的对比分析 | 第62-66页 |
·早高峰和晚高峰对比 | 第63页 |
·内环和外环对比 | 第63-65页 |
·工作日和双休日对比 | 第65页 |
·东南西北方向对比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5 北京市快速路拥堵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8-80页 |
·拥堵持续时间Cox比例风险模型 | 第68-70页 |
·影响变量的确定 | 第70-72页 |
·模型估计结果 | 第72-77页 |
·参数估计结果 | 第72-75页 |
·风险率与相对风险率 | 第75-77页 |
·模型的检验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80-82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80-81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作者简历 | 第86-8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