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欣赏课型互动教学策略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一、 《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10页 |
二、 观摩相关课例 | 第10-11页 |
三、 参与课题组研究 | 第11页 |
四、 自身课堂实践 | 第11页 |
第二节 概念梳理 | 第11-14页 |
一、 互动 | 第11-12页 |
二、 教学策略 | 第12-13页 |
三、 互动教学策略 | 第13页 |
四、 初中 | 第13页 |
五、 音乐欣赏 | 第13页 |
六、 课型 | 第13-14页 |
七、 音乐欣赏课型 | 第14页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14-15页 |
一、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五节 研究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第六节 研究框架与局限 | 第17-19页 |
一、 研究框架 | 第17页 |
二、 研究局限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互动类型解释 | 第19-29页 |
第一节 互动分类 | 第19-26页 |
第二节 互动分类的意义 | 第26-27页 |
一、 有助于理解互动现象 | 第26-27页 |
二、 有助于观察互动现象 | 第27页 |
三、 有助于统计互动现象 | 第27页 |
四、 有助于分析互动现象 | 第27页 |
第三节 互动分类观察表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研究过程 | 第29-57页 |
第一节 课堂教学观察 | 第29-41页 |
第三节 课堂实录调查 | 第41-56页 |
第四节 学生调查问卷 | 第56-57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57-66页 |
第一节 课堂调查结果分析 | 第57-62页 |
第二节 课堂实录分析 | 第62-64页 |
第三节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第五章 若干建议 | 第66-73页 |
第一节 明确互动策略的遵循原则 | 第66-69页 |
一、 应变性原则 | 第66页 |
二、 平等性原则 | 第66-67页 |
三、 全面性原则 | 第67-68页 |
四、 适切性原则 | 第68页 |
五、 开放性原则 | 第68-69页 |
第二节 互动策略的实施建议 | 第69-73页 |
一、 注意初中音乐欣赏课互动的特殊性 | 第69-70页 |
二、 认清互动策略在音乐课上实施的影响 | 第70-71页 |
三、 深化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的认识 | 第71-73页 |
结语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 | 第77-83页 |
附录一 《沃尔塔瓦河》教学说明及教学设计 | 第77-81页 |
附录二 学生互动问卷调查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