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24页 |
·现代汉语共同语的研究 | 第13-18页 |
·否定范围和否定焦点的研究 | 第18-21页 |
·方言否定的研究 | 第21-24页 |
·研究目的及思路 | 第24-27页 |
·语料来源 | 第27页 |
·相关说明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否定概说 | 第28-46页 |
·否定的内涵 | 第28-33页 |
·否定的界定 | 第28-32页 |
·否定的涵义 | 第32-33页 |
·否定的类型 | 第33-34页 |
·肯定与否定的区别与联系 | 第34-44页 |
·肯定与否定句法的不对称 | 第34-39页 |
·肯定与否定语义的不对称 | 第39-43页 |
·肯定与否定范围的不对称 | 第43页 |
·否定句式与其他句式间的互通性 | 第43-44页 |
·否定的跨层级性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否定形式 | 第46-103页 |
·普通话否定形式“不”、“没_1” | 第46-55页 |
·普通话“不”的语义特征 | 第46-49页 |
·普通话“没_1”的语义特征 | 第49-51页 |
·“不”、“没_1”对谓词的选择性 | 第51-55页 |
·汉语方言的“不”类词和“没_1”类词 | 第55-69页 |
·汉语方言“不”类词的主要类型和地域分布 | 第55-62页 |
·汉语方言“没_1”类词的主要类型与地域分布 | 第62-69页 |
·方言“不”、“没_1”类否定形式的特殊用法 | 第69-74页 |
·“没_1”类词与“没_2”类词的形式关系 | 第74-84页 |
·“别”类否定词 | 第84-91页 |
·普通话“别”的语义特征及对谓词的选择性 | 第84-88页 |
·方言“别”类词的主要类型与地域分布 | 第88-91页 |
·否定形式的形义分配 | 第91-97页 |
·否定形式的多义性 | 第91-93页 |
·否定意义表达形式的多样性 | 第93-97页 |
·方言的否定叹词 | 第97-101页 |
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四章 否定与疑问 | 第103-132页 |
·是非问、特指问、反复问与否定的相通性 | 第104-106页 |
·反复问句的否定格局 | 第106-130页 |
·“VP-Neg”型反复问的方言分布及句末否定词的特点 | 第107-118页 |
·“VP-Neg-VP”型反复问及其省略式 | 第118-121页 |
·“VP-Neg-VP”、“VP-Neg”与其它反复问形式的用法与分布 | 第121-130页 |
余论与小结 | 第130-132页 |
第五章 否定的指向 | 第132-149页 |
·否定指向的相关理论说明 | 第132-135页 |
·否定指向的概念与性质 | 第132-133页 |
·否定范围的右项原则 | 第133-135页 |
·方言的否定指向 | 第135-145页 |
·否定词的右向否定 | 第135-138页 |
·否定词的左向否定 | 第138-145页 |
·“状语+否定词”结构的溯源 | 第145-147页 |
小结 | 第147-149页 |
第六章 能性和比较结构的否定形式序列 | 第149-165页 |
·能性“V”结构的否定序列 | 第149-152页 |
·能性述宾结构的否定序列 | 第152-153页 |
·能性述补结构 | 第153-158页 |
·能性述补结构的否定序列 | 第153-154页 |
·“不”、“没”在述补结构的位置比较 | 第154-158页 |
·能性述宾补结构的否定序列 | 第158-160页 |
·比较结构的否定序列 | 第160-164页 |
小结 | 第164-165页 |
第七章 否定副词的历时演变 | 第165-185页 |
·“不”类否定词的历时考察 | 第165-170页 |
·“没”类否定词的历时考察 | 第170-172页 |
·“别”类否定词的历时考察 | 第172-176页 |
·“非”类否定词的历时考察 | 第176-178页 |
·古代汉语否定形式的形义分配 | 第178-184页 |
小结 | 第184-185页 |
第八章 结语 | 第185-191页 |
·本文的成绩与基本认识 | 第185-188页 |
·本文的成绩 | 第185-187页 |
·本文的基本认识 | 第187-188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88-191页 |
参考文献 | 第191-199页 |
致谢 | 第1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