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干制过程主要成分变化动力学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 ·前言 | 第9页 |
| ·枣果的主要营养成分 | 第9-11页 |
| ·枣果中的维生素 | 第10页 |
| ·枣果中含有的矿物质 | 第10页 |
| ·红枣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 第10-11页 |
| ·枣果中的功能成分 | 第11-13页 |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1页 |
|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 第11页 |
| ·多糖 | 第11-12页 |
| ·环腺苷酸 | 第12页 |
| ·膳食纤维 | 第12-13页 |
| ·枣果的医疗保健作用 | 第13-15页 |
| ·抗癌作用 | 第13页 |
| ·抗氧化及延缓衰老 | 第13页 |
| ·护肝养脾 | 第13-14页 |
| ·抗菌、抗过敏作用 | 第14页 |
|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 第14页 |
| ·镇静安神 | 第14-15页 |
| ·红枣干制 | 第15-17页 |
| ·自然干制 | 第15-16页 |
| ·人工烘房干制 | 第16页 |
| ·智能烘房干制 | 第16页 |
| ·微波干制 | 第16-17页 |
| ·真空冷冻干制 | 第17页 |
|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红枣干制过程水分变化动力学 | 第19-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 ·主要仪器 | 第19-20页 |
| ·试验方法 | 第20页 |
| ·试验参数 | 第20-21页 |
| ·薄层干制数学模型 | 第21-2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7页 |
| ·红枣的干制特性 | 第22-24页 |
| ·红枣的干制数学模型 | 第24-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红枣干制过程维生素C 降解动力学 | 第28-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8-29页 |
| ·试验方法 | 第29页 |
| ·动力学模型 | 第29-31页 |
| ·AA 降解动力学模型 | 第29-30页 |
| ·DHAA 的降解动力学模型 | 第30-3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 ·红枣中AA 的降解规律 | 第31-34页 |
| ·红枣中DHAA 的降解规律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红枣干制过程糖分变化动力学 | 第36-4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 ·试验材料 | 第36-37页 |
| ·试验仪器 | 第37页 |
| ·主要试剂 | 第37页 |
| ·试验方法 | 第37-38页 |
| ·糖分测定方法 | 第37-38页 |
| ·干制过程糖分的变化动力学 | 第3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 ·干制过程中红枣糖分的变化规律 | 第38-40页 |
| ·红枣糖分含量与水分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 第40-42页 |
|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