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23页 |
·立题意义及背景 | 第9-10页 |
·沙门氏菌简介 | 第10-12页 |
·沙门氏菌生物学性状 | 第10页 |
·沙门氏菌抗原构造与分类 | 第10-11页 |
·沙门氏菌流行病学研究 | 第11-12页 |
·沙门氏菌检测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沙门氏菌传统检测方法 | 第12页 |
·以抗体为基础的检测方法 | 第12页 |
·以核酸为基础的方法 | 第12-13页 |
·沙门氏菌检测常用的目的基因 | 第13-15页 |
·编码吸附和侵袭上皮细胞表面蛋白的inv基因序列 | 第13页 |
·沙门氏菌侵袭基因正调节蛋白hilA | 第13-14页 |
·编码沙门氏菌鞭毛蛋白的基因序列 | 第14页 |
·与沙门氏菌质粒毒力相关的SPV基因序列 | 第14页 |
·编码菌毛的fimA基因序列 | 第14页 |
·编码沙门氏菌LPSO抗原的rfb基因 | 第14页 |
·编码与蛋白质结合的DNA的hns基因 | 第14页 |
·16S rRNA基因 | 第14-15页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及应用 | 第15-22页 |
·LAMP技术的扩增原理 | 第15-19页 |
·LAMP法的特点 | 第19页 |
·LAMP法的反应体系 | 第19-20页 |
·LAMP法的应用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2页 |
·试验材料 | 第23-25页 |
·试验用菌株 | 第23页 |
·培养基 | 第23-24页 |
·仪器设备 | 第24页 |
·生化试剂与样品 | 第24-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32页 |
·LAMP检测方法建立 | 第25-27页 |
·肉及肉制品中沙门氏菌DNA提取方法比较 | 第27-30页 |
·LAMP检测肉及肉制品中人工污染的沙门氏菌以确定检出限 | 第30页 |
·LAMP方法与普通PCR方法进行实际样品检测对比试验 | 第30-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8页 |
·LAMP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32页 |
·LAMP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2-34页 |
·适宜Mg~(2+)浓度选择 | 第32-33页 |
·适宜甜菜碱浓度选择 | 第33页 |
·适宜反应温度选择 | 第33-34页 |
·适宜dNTPs浓度选择 | 第34页 |
·适宜外引物与内引物浓度比选择 | 第34页 |
·LAMP引物特异性 | 第34-35页 |
·利用FTA滤膜提取沙门氏菌DNA进行LAMP检测与PCR检测的灵敏度比较 | 第35页 |
·肉及肉制品中沙门氏菌DNA提取方法比较 | 第35-36页 |
·LAMP检测肉及肉制品中人工污染的沙门氏菌以确定检出限 | 第36-37页 |
·LAMP方法与其它检测肉及肉制品中沙门氏菌方法比较 | 第37-38页 |
4 讨论 | 第38-40页 |
·建立LAMP检测体系出现的问题 | 第38页 |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检测沙门氏菌方法学评价 | 第38-39页 |
·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工作 | 第39-40页 |
5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作者简历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