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理论在国企产权交易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导论 | 第11-26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 | 第22-26页 |
2 拍卖理论评述 | 第26-41页 |
·引言 | 第26-27页 |
·最优拍卖理论的形成与收益等价定理 | 第27-30页 |
·最优拍卖理论的发展与拍卖实践 | 第30-39页 |
·评论 | 第39-41页 |
3 国企产权拍卖的基本分析框架 | 第41-63页 |
·引言 | 第41-43页 |
·我国国企产权交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43-49页 |
·基本分析框架的假设条件 | 第49-50页 |
·基本分析框架下的英式拍卖 | 第50-55页 |
·基本分析框架下的第一价格密封投标 | 第55-60页 |
·小结 | 第60-63页 |
4 附加职工安置约束的国企产权拍卖机制 | 第63-84页 |
·引言 | 第63-64页 |
·模型及其假设条件 | 第64-67页 |
·模型的均衡 | 第67-79页 |
·案例分析 | 第79-82页 |
·小结 | 第82-84页 |
5 国企产权拍卖实施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 第84-104页 |
·引言 | 第84-85页 |
·一个说明性的例子 | 第85-89页 |
·模型及其假设条件 | 第89-94页 |
·模型的均衡 | 第94-102页 |
·小结 | 第102-104页 |
6 国企产权拍卖的效果、局限及改进 | 第104-130页 |
·引言 | 第104页 |
·拍卖与协议转让的比较分析 | 第104-119页 |
·国企产权拍卖的局限性及改进 | 第119-128页 |
·小结 | 第128-130页 |
7 结论与拓展 | 第130-134页 |
·结论 | 第130-133页 |
·局限与拓展 | 第133-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8页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