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28页 |
·磷酸酯淀粉 | 第15-22页 |
·磷酸酯淀粉概述 | 第15-16页 |
·磷酸酯淀粉的制备 | 第16-20页 |
·磷酸酯淀粉的性质与应用 | 第20-22页 |
·超声波的作用原理及其应用 | 第22-25页 |
·超声波作用原理 | 第22-23页 |
·超声波的应用 | 第23-25页 |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与意义 | 第25-26页 |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和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超声波对淀粉结构的影响 | 第28-39页 |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 第28-29页 |
·试剂 | 第28页 |
·仪器 | 第28-29页 |
·结构表征与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9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9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9页 |
·淀粉-碘复合物吸收光谱分析 | 第29页 |
·电位滴定分析 | 第29-30页 |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第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8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32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2-33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3-34页 |
·淀粉-碘复合物吸收光谱分析 | 第34-35页 |
·电位滴定分析 | 第35-37页 |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超声波对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39-48页 |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 第39页 |
·试剂 | 第39页 |
·仪器 | 第39页 |
·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 第39-40页 |
·流变特性 | 第39-40页 |
·透明度 | 第40页 |
·凝沉性 | 第40页 |
·抗酶性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7页 |
·超声波对淀粉流变特性的影响 | 第40-43页 |
·超声波对淀粉透明度的影响 | 第43-45页 |
·超声波对淀粉凝沉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超声波对淀粉抗酶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超声波预处理制备磷酸酯淀粉 | 第48-55页 |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 第48-49页 |
·试剂 | 第48页 |
·仪器 | 第48-49页 |
·分析方法 | 第49-50页 |
·超声波预处理制备磷酸酯淀粉 | 第49页 |
·磷酸酯淀粉取代度测定 | 第49页 |
·粘度测定 | 第49-5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54页 |
·超声处理时间对磷酸酯淀粉取代度及粘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超声功率对磷酸酯淀粉取代度及粘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分散介质种类对磷酸酯淀粉取代度及粘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分散介质浓度对磷酸酯淀粉取代度及粘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磷酸酯淀粉对水相中铜离子的吸附及其在防止芦荟凝胶褐变中的应用 | 第55-71页 |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 第55-56页 |
·试剂 | 第55页 |
·仪器 | 第55-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吸附实验 | 第56页 |
·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铜离子浓度 | 第56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56页 |
·芦荟多酚氧化酶粗酶液的制备 | 第56-57页 |
·芦荟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第57页 |
·芦荟褐变指数的测定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70页 |
·磷酸酯淀粉吸附铜离子实验 | 第57-62页 |
·磷酸酯淀粉对铜的吸附动力学 | 第62-66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66页 |
·磷酸酯淀粉吸附铜离子在防止芦荟褐变中的应用 | 第66-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