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

济宁方言词汇研究--以民国《济宁县志》为中心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2页
 一 济宁方言概况第7-8页
  (一) 济宁简介第7页
  (二) 方言概况第7-8页
 二 济宁方言研究现状第8-9页
 三 材料依据第9-10页
  (一) 民国《济宁县志》第9页
  (二) 建国后的济宁方言志第9-10页
 四 民国济宁县的定位第10-12页
第一章 民国《济宁县志》概述第12-18页
 一 波多野太郎及其《中国方志所录方言汇编》第12-13页
 二 民国《济宁县志》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一) 名物助词——子第13页
  (二) 应词——阿第13页
  (三) 极是词——很第13-14页
  (四) 言词第14页
  (五) 人事词第14页
  (六) 色目词第14页
  (七) 形体词第14页
  (八) 器物词第14页
  (九) 动植物词第14页
 三 评价第14-18页
第二章 济宁方言词汇第18-28页
 一 济宁方言的词汇概况第18-19页
  (一) 济宁方言的基本词汇第18页
  (二) 济宁方言的一般词汇第18-19页
 二 济宁方言的词汇特点第19-25页
  (一) 音节数量的差异第20-21页
  (二) 构词语素的差异第21-25页
 三 济宁方言词汇的语义特点第25-28页
  (一) 理性意义第25-26页
  (二) 色彩意义第26-28页
第三章 济宁方言词汇演变研究第28-33页
 一 《县志》材料比较第28-29页
 二 方言词汇的历时演变第29-30页
 三 济宁方言词汇的共时差异第30-33页
第四章 济宁方言特征词研究第33-50页
 一 天文地理、时间方位词第34-37页
 二 动植物名称第37-41页
 三 称谓词语第41-44页
 四 身体部位第44-46页
 五 数词与副词第46-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老相对应词对比--兼论老挝学生汉语同义名词使用过程
下一篇:《昭通方言疏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