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学心理学(课堂教育心理学)论文

初中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部分 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综述第8-14页
   ·概念第8-9页
     ·儿童虐待的概念第8页
     ·儿童心理虐待的概念第8-9页
   ·儿童心理虐待的研究现状第9-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9-1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针对儿童虐待的普遍研究第11-12页
       ·关于儿童期虐待的具体学术研究第12-13页
   ·儿童心理虐待的常用测量工具第13-14页
     ·国内编制的工具第13页
     ·国外量表的修订第13-14页
第二部分 心理健康综述第14-18页
   ·概念第14-15页
     ·健康的概念第14页
     ·心理健康的概念第14-15页
   ·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第15-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6页
   ·心理健康研究常用测量工具第16-18页
     ·国内的研究工具第17页
     ·国外量表的修订第17页
     ·关于工具的评价第17-18页
第三部分 研究内容第18-29页
   ·问题提出第18页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18页
   ·研究意义第18-19页
     ·理论意义第18页
     ·实践意义第18-19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被试第19页
     ·测量工具第19-20页
       ·心理虐待与忽视第19页
       ·心理健康第19-20页
     ·施测程序第20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20页
   ·结果与分析第20-29页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描述统计第20-21页
     ·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分析第21-22页
     ·心理健康的年级差异分析第22-24页
     ·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第24页
     ·心理虐待与忽视的描述统计第24-25页
     ·心理虐待与忽视性别差异分析第25-26页
     ·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年级差异分析第26-27页
     ·心理虐待与忽视的总体水平第27页
     ·心理虐待与忽视同心理健康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第27-29页
第四部分:讨论第29-31页
   ·初中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的总体水平研究第29页
   ·初中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的性别差异第29页
   ·初中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年级差异第29-30页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研究第30页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第30页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年级差异第30页
   ·初中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经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第30-31页
第五部分:结论第31页
   ·总体水平第31页
     ·性别差异第31页
   ·年级差异第31页
   ·相关关系第31页
第六部分:保护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和建议第31-34页
   ·对家长来说第31-32页
     ·观念上预防第31页
     ·辅助家长做好亲子教育,规范教育模式第31页
     ·注意培养过程第31-32页
   ·对老师来说第32页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第32页
     ·教师要加强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第32页
     ·加强群体监督作用第32页
     ·要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第32页
   ·对学校和社会来说第32-33页
     ·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第32-33页
     ·设立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第33页
     ·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第33页
   ·对学生自己来说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研究及教育启示
下一篇:设计多媒体教材的教学格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