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渗透美育的探索与实践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部分 绪论第10-30页
    一、选题的缘由第10-1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12页
            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第10页
            2.历史教学的要求与现状第10-11页
            3.渗透美育的必要性第11-12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2-16页
            1.理论意义第12-14页
            2.实践意义第14-16页
    二、概念的界定第16-19页
        (一)美育第16-18页
            1.美育是艺术教育第16-17页
            2.美育是审美教育第17页
            3.美育是情感教育第17页
            4.美育是人格教育第17-18页
        (二)历史教学具有丰富的美育内涵第18-19页
            1.审美教育价值第18页
            2.情感及人格教育价值第18-19页
    三、理论基础第19-21页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第19页
        (二)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第19-20页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第20页
        (四)现代美育理论第20-21页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21-28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21-23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23-28页
            1.美育内容的研究第26页
            2.美育实施的路径第26-27页
            3.美育实施的原则第27-28页
    五、研究方法第28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28页
        (二)问卷调查法第28页
        (三)案例分析法第28页
    六、研究的重难点、创新之处第28-30页
第二部分 初中历史教学渗透美育的实践第30-71页
    一、现状调查与分析第30-36页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第30页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第30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0-33页
            1.学生美育体验与感悟的现状调查分析第30-31页
            2.教师美育教学实施现状的访谈分析第31-33页
        (四)归因分析第33-36页
            1.社会与时代背景问题第33-34页
            2.日常教学问题第34页
            3.教师美育的意识问题第34-36页
    二、初中历史教学渗透美育的原则第36-40页
        (一)适度性原则第36-37页
        (二)直观性原则第37页
        (三)真实性原则第37-38页
        (四)启发性原则第38-40页
    三、初中历史教学渗透美育的途径第40-58页
        (一)制定历史美育教学目标第40-41页
        (二)美育素材的充分挖掘第41-58页
            1.认识自然美第42-44页
            2.挖掘社会美第44-49页
            3.发现科技美第49-51页
            4.感受艺术美第51-58页
    四、初中历史教学渗透美育的方法第58-71页
        (一)情境渗透法第58-64页
            1.语言情境渗透第58-60页
            2.故事情境渗透第60-61页
            3.表演情境渗透第61-62页
            4.图片情境渗透第62-63页
            5.音乐情境渗透第63-64页
        (二)探究渗透法第64-66页
        (三)活动渗透法第66-71页
            1.课堂活动第66-67页
            2.课外活动第67-71页
结语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附录第75-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标准和课程类型研究--以印第安纳州为例
下一篇:福建南音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调查与研究--以厦门市三所学校为例